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培訓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經費緊張或缺乏經費、培訓被高層管理者忽視、培訓人員難以有效開展工作和培訓效果難以顯現等問題尤為突出。這些問題導致培訓的價值無法被充分認識和體現。
對于正處于發展期的中小企業來說,其特點表現為業務拓展迅速,管理體系尚不健全。為保障業務發展,大量人才招聘成為關注的焦點。為保障團隊內部協同達成目標,績效考核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培訓價值的體現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易受到重視,但在企業發展期,因業務拓展和效率提升的需要,培訓工作顯示出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小企業的培訓需求主要體現在企業對人的基本要求上,即適崗、穩定。由于企業規模和品牌影響有限,尋找適崗人才往往較為困難。因管理機制不健全,留住核心人才也是一大挑戰。基于此,企業不同階層對培訓價值的期望存在一定差異。老板和股東期望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和職業心態,同時期望企業文化和管理氛圍更加積極和諧以挽留人才。管理階層則更關注團隊效率和目標實現的能力,他們對培訓的期望在于提升員工專業能力、工作熟練度和工作效率。基層員工則希望能通過學習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識,以勝任更高層次的工作,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大選擇空間。
為滿足上述需求,需要建立一個龐大、系統的培訓體系,但這在中小企業中難以實現且不經濟。實際上,企業培訓需求通常由具有決策權的某一階層主導,通常是企業的所有者階層。老板對培訓效果的期望往往直接影響到培訓內容和形式的選擇。
中小企業的培訓內容根據其性質和目的不同可分為四類: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和專業技能;企業介紹、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提升職業意識、端正職業心態和開拓職業思維;員工未來職業發展所需專業技能。不同階層對這些培訓內容的需求和重視程度有所不同。
在培訓形式的選擇上,中小企業需考慮經費和師資兩個重要因素。由于資金支持或人力支持有限,培訓形式的選擇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對于崗位職責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可采用講師講授、導師指導、觀看光盤和組織現場觀摩等形式。對于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的培訓,可采用主題論壇、案例詮釋和分組競賽等方式。對于提升職業意識、端正職業心態和開拓職業思維的培訓,通常選擇團隊特訓作為最常見的選擇。
中小企業的培訓工作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員工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和實施,以確保培訓效果的*化。企業培訓策略的深度解析與實施
在策劃企業培訓階段,周全的準備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明確培訓目的和需求來源,能使培訓人員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游戲和引導步驟。每一次團隊活動后的情景討論,由經驗豐富的管理層成員引導,能夠增強管理者在領導權威方面的認同感。
小組競賽是加速員工對職業行為認同和養成的有效方式,尤其能培養團隊合作、溝通協調、謙和友愛的職業素質。值得一提的是,當老板以助教或隊員的身份參與時,往往能帶來超出預期的培訓效果。在團隊特訓的高階階段,真情實感的交融、思想與現實的碰撞,能夠成為員工愉悅生活體驗和人生際遇的回顧。在這一過程中,導入企業所需的培訓內容,能在員工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對于員工未來職業發展路徑上所需的專業技能培訓,是更高階的知識培訓和能力鍛煉。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師資和費用的缺乏是一個挑戰。企業資深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擔任講師或導師的角色。盡管他們的工作量已經接近飽和,但通過引導他們有目的地自學來提高知識與能力水平,是中小企業員工職業發展培訓工作的一種可行方法。
培訓人員在此過程中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們應當促進各方為員工設定清晰的職業發展目標,目標越明晰,員工就越有動力去達成。培訓人員應關注員工的成長,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使員工為做好本職工作而努力。培訓人員還應通過各種形式塑造企業學習氛圍,如推行培訓獎勵政策、定期分享活動等,鼓勵員工自學。
關于培訓安排的沖突問題,其核心在于時間安排的合理性。若培訓時間與工作安排相沖突,將導致員工參與度降低。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靈活調整培訓時間,如在上班時間或下班時間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排。只要培訓內容精簡得當、形式靈活多樣,就能得到上級和員工的支持。
中小企業常用的講授式培訓方法雖然簡單易行,但往往缺乏互動和吸引力。為提高員工的參與度,應使培訓活動“多采多姿”,讓受訓人員感到培訓是展示自己專業能力和演講能力的機會。培訓內容應與崗位職責和績效指標緊密結合,確保培訓能有效幫助員工達成績效目標。
在企業的人事管理方面,涉及多個重要環節。對于大企業而言,人力資源規劃是重要部分;而對小企業而言,這些內容往往與員工招聘規則相融合。小企業的人事管理規定應包括人事任免程序、勞動合同的簽署與管理等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制定制度時,可以根據具體內容將每一項內容單獨設為一章,以便于管理和執行。
在我看來,“組好班子用好人,責權利要放分明”這14個字概括了企業管理的重要原則。基于此,我建議企業的培訓應圍繞這14個字展開。組織架構和部門的職責描述是基礎;人力資源方面的擇人、育人、用人是關鍵;明確部門與個人的責任、流程和運行模式是保障;權力和利益的合理分配與運用則是核心。構建以這14個字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的愿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將使企業更具凝聚力和競爭力。
總結來說,為滿足中小企業在培訓方面的需求,必須真正識別并應對這些需求。只有這樣,培訓人員的工作才能被認為是有價值的工作,他們也將獲得更多的認可。通過周全的人事管理和培訓策略的實施,企業將能夠更好地發展員工的同時也推動企業的持續成長。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21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