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稻盛和夫先生的這么一句話:不懂財務就無法成為真正的經營者。為什么這么說呢?
如果把經營企業比喻成駕駛飛機,那么,老板就相當于機長,而數據就相當于駕駛艙儀表上的數字,時刻顯示著飛機的高度、速度、姿勢、方向等各種信息。如果沒有儀表,就不知道飛機當時的狀態,就無法正常駕駛;而如果機長自己看不懂儀表盤上的數字,完全靠感覺和經驗,或者依賴別人的理解和建議來操縱飛機,無疑是將航程置身于巨大的風險之中,遲早機毀人亡。
很多快速成長而又突然破產的中小企業就是例證。中小企業的創始人們此前因為敏銳地抓住了一個市場機會,大干快上、急速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老板只顧業務的擴張,忽略了自身和企業財務能力的提升,缺乏迅速、明確反映企業實際情況的會計制度,只會作籠統賬,以至于導致經營判斷錯誤,最終資金周轉不靈,走進死胡同。
這次上海的疫情過后,可能會迎來一批中小企業的倒閉潮,一方面有整體社會經濟疲軟,消費不振、產能過剩等宏觀原因,而很大一部分則是由于企業自身經營不善,具體探究下來如戰略失誤、成本高企、資金管控風險大等等,所有的管理弊病都和財務能力欠缺息息相關。
很多時候在很多企業里,財務人員所提供的報表僅僅在事后反映經營的結果,無論結算處理得多么正確,都沒辦法讓老板提前布局和決策,錯失了市場良機。所以,老板具備財務意識和思維方式的意義還在于洞察未來、戰略決策。這其中就涉及到企業戰略業財融合、量化分析和管理、投資與回報、風險與控制等多種多樣的財務內容,雖然門類繁多,但是一旦掌握,將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