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課程背景】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2014年9月,習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向世界發出了傳承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聲音”,引起了廣泛的共鳴。*曾提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課程時間】1天(6小時)
【課程對象】企業管理層
【課程大綱】
一、修身篇
修身之要在于嚴以律己。嚴格自律一直是*人的鮮明品格和為人準則。只有嚴以修身自律,才能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不斷強化自我約束。
1、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2、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4、觀于明鏡,則瑕疵不滯于軀;聽于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
5、莫見乎隱,莫顯處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二、勸學篇
我們國家歷來講究讀書、修身、從政、立德,傳統文化中讀書、修身、立德,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從政之基,習總書記指出,在現代政治文明中,領導干部的人格力量對于做好領導工作越來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徑是讀書學習。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2、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博學、審問、慎思、明辯、篤行
5、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
三、立德篇
習總書記提出,領導干部加強思想政治修養,要善于辨別,正確處理四組關系:是與非、公與私、真與假、實與虛,他還曾經將新時期領導干部德的標準概括為五個修養:理論修養、政治修養、道德修養、紀律修養、作風修養這些重要論述,明確確了“政德”的內涵與外延,為領導干部確立了思想遵循、行動指南。
1、為官避事平生恥
2、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3、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4、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5、國有四維:禮儀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四、篤行篇
成功緣于實干,禍患始于空談,實干精神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注重落實是*人的政治本色。*總書記在履新之初,就向全黨鄭重宣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1、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2、合抱之木,生于豪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3、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4、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
5、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
五、敬民篇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100多年光輝歷程啟示我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使我們從人民群眾中吸取了巨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我們創造了中國奇跡,書寫了中國震撼,找到了中國道路。
1、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2、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3、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單元六:為政篇
在我國歷史上,注重修身立德為官清廉,是許多思想家倡導的政治主張,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終身恪守的為官準則,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引用先秦時期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領導干部有公正無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的優良品質。
1、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3、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
4、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
5、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優秀傳統文化學習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290435.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高榮
國學文化公開培訓班
- 道德經與老子智慧 姚淦銘
- 品三國智慧,做個好干部 楊天林
- 《周易》哲學與東方智慧 章偉文
- 易經與領導智慧高級訓練營
- 國學智慧與現代領導力修煉 岳老師
- 易經智慧與現代領導藝術 葉東
- 無錫EDP總裁班 | 國學 吳維庫
- 北京大學卓越女性與傳統文化 周培玉
- 【國學與商道大智慧】峰會
- 孫子兵法與管理智慧 佟偉富
- 《國學與健康》與《朱子家訓 羅大倫
- 國學智慧與領導力之道 宮老師
國學文化內訓
- 國學與快樂工作 楊智雄
- 國學在心理學的運用 楊智雄
- 國學經典論語在管理中的運用 楊智雄
- 養心養神——國學智慧與職場 周讓
-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齊家和 張益謙
- 創新驅動時代必修課_約古鼎 王德智
- 國學重塑執行力 賈春濤
- 活用國學經典會通諸子百家思 楊智雄
- 《國學智慧在工作中的應用》 蘇海軍
- 從國學經典有效活用中國式親 楊智雄
- 國學智慧與領導力挑戰 文晰
- 曾國藩的內圣外王之道課程 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