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打造峰值體驗課程
課程背景:
隨著市場競爭的更加充分和產能日趨充足,不同行業都經歷著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焦灼和痛苦。市場的整體進步決定了傳統以價格/產能為基礎的粗放型增長越來越乏力。
因此企業整體戰略和經營必須向精細化、個性化上轉變,用服務創造企業形象口碑,在服務客戶的關鍵時刻,用服務打造更加友好產品體驗,用服務創造新的增長點,用服務提升內部效率是所有面對競爭的企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企業銷售部門----如何用峰值體驗撬動銷售持續增長,提升公司和品牌形象,提升傳播口碑和價值
企業生產部門----如何用服務心態打造產品,從而提升用戶的峰值體驗,提升產品競爭力
企業客服部門----如何跳出常規被動響應的桎梏,創造新的峰值體驗增長點提升客戶滿意度
企業支撐部門----如何用服務理念替代管理理念,從而適應新生代的管理同時提升內部效率,向效率要增長。
課程目標:
樹立:客戶至上的理念,提升客戶服務意識,發揮每個崗位員工的自我驅動力,從客戶需求出發,保證內外部客戶滿意。
掌握:客戶經營全過程的關鍵時刻,洞察客戶3層需求,規劃服務策略,創新峰值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的基礎上塑造忠誠度。
建設:客戶滿意5項標準:最快響應、專業支持、要事優先、換位思考、兌現承諾。通過反思對話和預判和補救,改善自身的流程,讓團隊服務執行力更強。
細化:關鍵時刻的細節標準和服務規范,通過流程的優化和細節的完善,提升內部服務效率,最終創造外部客戶的滿意。
訓練:專業高效的服務溝通技能,面對客戶提出超標準的需求,通過EOAC的溝通模式,引導客戶需求、主動建議、積極承諾,創造雙贏。
授課方法:
頭腦風暴、視頻分析、經驗萃取、思維導圖、分組PK等
行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基礎知識精講+案例講解+課后作業)帶動學員參與學習。從實際問題入手,引出相關知識,引導學員思考,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熟悉相應的分析過程,掌握分析工具。
授課對象:
企業市場部、銷售部門、客服務部門管理者及員工
企業內部等支撐部門(財務部、人事部、行政部、IT技術部、研發、商務部)等管理者及員工
課程大綱
第一天上午
第一講 市場變化、經營挑戰(1H)
一、市場變化:從買方市場到賣方市場
市場環境的變化:從標準化產品到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企業發展的變化:從新客戶開拓到老客戶深耕
客戶經營的挑戰:各部門如何滿足客戶不斷提升的需求并塑造客戶忠誠度
二、解讀客戶:下一道工序都是客戶
客戶的內涵:下一道工序都是客戶
客戶的劃分:外部客戶、內部客戶;職能客戶/職級客戶/流程客戶/工序客戶
三、經營挑戰:服務如何提升價值感
1、服務提升價值感
如何讓客戶更信賴?
如何創造服務的個性化?
如何滿足超標準的客戶需求?
2、轉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思維
研發設計部門:如何以客戶思維打造產品?
行政部門:如何用服務支持內部客戶?
IT中心:如何給同事創造更好的數字環境?
人力資源:如何配合業務部培養更高效的員工
市場部門:如何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積極主動為客戶創造價值
第二講 關鍵時刻、峰值體驗驅動新增長(2H)
一、關鍵時刻、管理策略(知識點)
導入:關鍵時刻*:與客戶接觸的每分每秒都是關鍵時刻
1、關鍵時刻、細節管理
2、了解所需,把握多變
3、自作主張、超期待越
二、關鍵時刻、觸點確定
導入:客戶經營生命周期旅程圖:客戶視角、客戶的時間邏輯感受體驗全旅程
首觸點
抱怨觸點
高頻觸點
高感知觸點
結束觸點
三、關鍵時刻、峰值體驗
導入:峰終定律,讓人印象深刻的關鍵時刻
1、欣喜:給客戶驚喜和儀式感,自我享受
2、認知:讓客戶自我理解、自我啟發
3、榮耀:被肯定和認可,自我滿意
4、連接:和客戶一起實現目標,更易靠近
第一天下午、晚上及第二天
第三講 客戶思維:以客戶為中心的需求分析(3H)
一、客戶體驗金字塔
1、1.0功能體驗:客戶需求滿足
2、2.0輕松體驗:過程無須太費周折
3、3.0難忘體驗:過程愉悅超越期待
二、內外部客戶需求分析
需求模型導入:KA*需求模型分析
案例分享:人力資源、IT部門、研發部門、營銷部門等內外部客戶需求分析
1、基本需求:服務僅僅是滿足必須的需求;
2、期望需求:需求不斷被滿足,客戶的滿意度隨之提升;
3、興奮需求:引導客戶的需求,創新服務,超越客戶的期待;
三、卓越服務3層級
1、1.0良好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兌現承諾、按時交付
2、2.0優秀服務(降低客戶費力度):高效完成、關注細節、專業勝出
3、3.0卓越服務(創造客戶忠誠度):超額價值、關系經營、一攬子解決、參與客戶發展
成果1:針對內外部客戶運用KA*模型設計良好服務、優秀服務和卓越服務的策略。
第四講 峰值體驗:以關鍵時刻為觸點創造體驗(6H)
一、促心動:SERVQUAL五度標準提升客戶提升滿意,
有形度:服務可視化、價值可量化
專業度:態度友善(明確讓客戶感受消極的溝通紅線)、技能嫻熟
反應度:響應、答復、解決的時間明確
移情度:主動服務、靈活服務、超越客戶期待
可靠度:無一例外、兌現承諾
二、防抱怨:預判客戶超期的需求,并管理客戶期望值,爭取第一次把服務做對 (右圖示例)
事前控制:關系經營、問題的預判
事中管理:盡快解決、損失最小化
事后補救: 事后回訪、化訴為金、爭創雙贏
三、創峰值:運用峰終定律,運用超預期、卓越服務思維為客戶提供驚喜體驗設計
1、設計要求:高峰或結束點
2、設計原則:4類峰值體驗
成果2:制定客戶體驗關鍵時刻優化方案 (各小組選擇業務場景設計關鍵觸點的體驗方案)并進行現場匯報和老師點評
第五講 滿意溝通:超標準的疑難場景溝通(1.5H)
一、棘手場景的EOAC溝通模型
導入:超出服務范圍的跨部門需求,如果直接簡單拒絕,會給內部溝通帶來消極的阻礙,服務低效直接拉低客戶滿意度。所以,應用EOAC溝通模式,探尋內部客戶需求,主動建議行動,讓內部客戶緩解焦慮,感受我們積極的服務態度,提升了對服務的包容度,換來跨部門同時的信任,合作共贏。疑難場景列舉(根據模板提前準備企業的案例)
超過崗位標準的溝通場景
超過部門范圍的溝通場景
超過合同范圍的應急場景
需要跨部門協調的緊急場景
二、EOAC積極溝通模
探索需求(Explore)
主動提議(Offer)
行動承諾(Action)
滿意確認(confirm)
成果3:結合各部門的超標準需求溝通場景,運用EOAC的溝通模型,以下一道工序的客戶為中心,探索跨部門需求、積極建議、主動行動,共同創造客戶滿意度。(提供模板,現場產出)
第六講 體系建設:峰值體驗差距分析、舉措制定(1.5H)
自測表:通過服務質量差距模型診斷差距的原因(5 GAP MODEL)
一、5大管理差距舉措制定
1、傾聽的差距:
1)客戶體驗研究
2)向上溝通機制
3)第一時間服務補救機制
2、標準的差距:
1)系統服務設計
2)制定閉環管理
3)可視化可量化的服務標準
3、執行的差距:
1)聘用合適的員工
2)持續賦能員工
3)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統
4)留住最好的員工
4、溝通的差距:客戶預期的管理
1)避免過度宣傳
2)杜絕過度承諾
5、找到差異的類型彌補差距
二、以客戶為中心的文化建立
1、解決動力問題
2、解決方向問題
3、解決難度問題
成果3:結合診斷差距,并制定服務質量促進體驗提升的方案。(課后作業)
課程3-2-1總結
1、印象深刻的3個收獲點
2、落地應用的2個工具
3、立刻執行的1個行動計劃
打造峰值體驗課程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306020.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李方
客戶服務公開培訓班
- 關鍵客戶管理 (KAM) 王一成
- 向萬科學習-客戶維權應對及 吳旭東
- 構建卓越的客戶服務管理體系 田勝波
- 360°客戶關系管理 宮同昌
- 客戶關系管理與關鍵客戶分析 王成
- 優質服務技能與服務禮儀 毛一卓
- 客戶服務管理與投訴處置實戰 舒薇
- 需求分析與管理*實踐 講師團
- 以客戶為中心的客戶服務體系 宮同昌
- 服務營銷百分百 李羿鋒
- 私人銀行客戶關系深化與資產 鄭勝雄
- 客戶關系管理與關鍵客戶分析 王成
客戶服務內訓
- 客服流程的客戶體驗優化 王翔(
- 新員工服務思維轉變與職業素 張明芳
- 從心出發共創雙贏 機場用戶 張明芳
- 從“后臺”到“前線” —— 姚俊杰
- 共創雙贏 打造高品質郵政服 張明芳
-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升產品 吳江
- 關注體驗 打造讓人愉悅的服 張明芳
- 聚焦服務體驗 促進銷售成交 張明芳
- 卓越服務 提升顧客體驗感的 張明芳
- 高質量發展新周期下的物業品 黃老師
- 關注用戶體驗 打造高品質政 張明芳
- 面向客戶需求管理 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