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超越溝通課程
課程背景: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跨部門協作不僅是組織實現戰略目標的關鍵,更是提升整體競爭力、應對市場變化的必要手段。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復雜化,部門間的協作變得越來越重要,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部門間的目標不一致、溝通障礙、流程不暢、架構限制以及激勵機制的缺失等問題,都可能導致跨部門協作的失敗,進而影響整個組織的效率和績效。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組織需要一套系統的跨部門協作機制,以確保各部門能夠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組織的發展。本課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旨在深入探討跨部門協作的核心機制,通過理論講解與實戰案例分析,幫助學員掌握跨部門協作的關鍵技能和方法。
本課程將引導學員從目標、架構、流程、溝通和激勵等多個維度出發,全面剖析跨部門協作的難點和痛點,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學習本課程,學員將能夠更好地理解跨部門協作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協作技巧和方法,推動組織內部各部門間的有效溝通與協作,共同實現組織目標,提升整體競爭力。
課程收益:
識別跨部門協作的關鍵要素,如目標差異和溝通障礙,并理解其對團隊表現的影響。
增強目標一致性,通過個人與組織目標的對齊,提高團隊協同效應。
優化協作流程,包括建立統一的流程管理框架、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標準化操作。
改善溝通機制,確保信息準確傳遞和及時反饋,減少誤解和沖突。
設計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同時促進個人成長和團隊凝聚力。
課程對象:
各級管理者
課程方式:
講師講授+案例分析+視頻互動情景模擬+實操演練
課程大綱
導論
1. 巴納德·組織三要素
1)共同的目標
2)協作的意愿
3)良好的溝通
2. 跨部門協作·五機制
1)目的/目標:我們的共同目標是什么
2)結構/角色:如何分工與職責是什么
3)流程機制:如何確保工作有序且高效
4)溝通機制:應該如何保持信息通暢
5)回報/激勵:我/我們可以獲得什么
第一講:目的/目標—我們共同的目標是什么
一、目標障礙分析
1. 個體與組織目標差異
1)理解與認同缺失
2)個人目標與整體不一致
3)個人利益訴求不匹配
案例:產品研發部和市場營銷部的個人目標沖突
2. 部門間目標沖突
1)項目優先級分歧
2)部門間KPIs矛盾
3)資源利益分配失衡
案例:研發部門與生產部門
3. 部門與組織目標不協調
1)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矛盾
2)部門利益優先于整體利益
案例:產品研發部和市場銷售部門目標不協調
二、應對策略
1. 目標理解與認同缺失
1)加強有效溝通
2)建立共同愿景
3)教育與培訓
案例:年度戰略目標共創會
2. 個人訴求與整體不一致
1)個人發展規劃
2)績效管理與激勵機制
3)強化文化和價值觀
案例:轉崗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3. 項目優先級分歧
1)建立優先級決策框架
2)定期審查和調整優先級
3)跨部門溝通共識
案例:某IT資源開發的項目評估和優先級排序機制
4. 部門間KPIs矛盾
1)評估各部門KPIs
2)調整沖突性KPIs
3)創建跨部門KPIs
案例:電商公司的物料部和銷售部的KPI沖突
5. 短期目標與長期矛盾
1)制定戰略規劃
2)強化長期視角
3)定期復盤評估
案例:哈啰產品成本與產品品質的教訓
6. 部門利益優先于整體
1)強化整體視角
2)建立協調機制
3)建立協作評價機制
案例:銷售業績提成與公司效益的沖突
第二講:架構與角色—如何分工與職責是什么
一、架構障礙分析
1. 組織結構的障礙
1)層級過多導致的溝通不暢
2)部門壁壘阻礙協作
3)領導結構不明確導致責任不清
2. 角色與職責不明確
1)角色重疊導致的職責模糊
2)角色缺失造成的職責空白
3)角色期望與實際能力不匹配
二、應對策略
1. 優化組織結構,減少層級
2. 打破部門壁壘,促進跨部門合作
3. 明確領導結構,增強組織效率
4. 矩陣式架構
案例:軟件開發的項目經理PMO制度
三、RACI模型
1. RACI概述及其四個元素
1)負責Responsible
2)批準Accountable
3)咨詢Consulted
4)告知Informed
案例:軟件開發招聘RACI·職責分配矩陣
案例:招聘RACI·職責分配矩陣
實操:小程序【RACI·職責分配矩陣】制作
2. RACI矩陣構建步驟
1)任務和角色的確定
2)建表填寫RACI角色
3)獲得反饋,達成共識
4)建檔公告,投入執行
第三講:流程機制—如何確保工作有序且高效
一、流程障礙分析
1. 缺少統一的流程管理框架
1)各自為政
2)責任模糊
3)監控缺失
2. 流程環節過多
1)設計繁復
2)效率低下
3)信息失真
3. 流程缺乏標準化
1)執行差異
2)格式多樣
3)培訓困難
案例:一項大型軟件開發項目嚴重的延誤
二、應對策略
1. 建立統一的流程管理框架
1)制定流程標準
2)明確責任與權限
3)實施定期審查
2. 精簡流程環節
1)識別并消除不必要的步驟
2)優化關鍵流程節點
3)建立反饋機制
3. 實施流程標準化
1)制定統一的操作手冊和檢查清單
2)進行流程培訓,確保全員理解并遵循
3)持續改進和更新流程
案例:軟件開發項目嚴重的延誤的解決方案
第四講:溝通機制—應該如何保持信息通暢
一、溝通障礙分析
1. 溝通方式單一
1)過度依賴文字溝通
2)會議方式固化且低效
3)非正式溝通不足
4)溝通人群局限固定
2. 信息時效性差
1)信息傳遞鏈條長
2)響應時間長,反饋慢
3)缺少實時共享信息平臺
3. 部門/成員文化差異
1)價值觀和理念沖突
2)溝通風格習慣不同
3)目標和期望值差異
4)優先級和節奏不同
4. 信息過載難題
1)會議頻繁且內容冗長
2)缺乏信息分類和整理機制
3)缺乏集中的信息管理平臺
案例:一次重要的軟件開發項目中遭遇了嚴重的溝通問題
二、應對措施
1. 構建多元化溝通體系
1)混合溝通模式推廣
2)創新會議管理
3)鼓勵非正式溝通
2. 優化信息流動與響應機制
1)簡化信息傳遞路徑
2)使用信息管理工具
3)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3. 促進部門文化融合與理解
1)跨部門文化融合與培訓
2)共同目標與價值觀塑造
3)靈活適應與同理心培養
4. 優化信息管理與處理能力
1)精簡會議與提高會議效率
2)信息分類與標準化整理
3)集中化信息管理平臺建設
案例:軟件開發項目的溝通問題解決方案
第五講:激勵機制—我/我們可以獲得什么
一、激勵障礙分析
1. 缺乏激勵與回報制度
2. 激勵回報機制不佳
3. 忽視精神激勵
4. 激勵措施執行不力
二、應對措施
1. 明確回報與激勵機制
1)對跨部門協作成果給予明確的認可和獎勵
2)制定明確的回報/激勵機制,確保員工了解并積極參與
3)將回報/激勵與個人和部門績效掛鉤,形成有效驅動
案例:研發與銷售部門跨部門協作獎勵計劃
2. 確保激勵與目標一致
1)確保激勵措施與組織和團隊目標一致
2)實施公平、透明的績效評估體系
3)認可和獎勵跨部門協作的成果和貢獻
案例:某零售企業市場與采購部門績效與激勵對齊實踐
3. 促進個人成長與團隊凝聚力
1)公平的激勵機制
a設計和實施團隊及個人績效相結合的獎勵體系
b建立公正透明的評估體系,確保評價一致性
c提供多元化的激勵方案,包括職業發展機會和認可
2)促進個人成長
a為員工提供職業發展機會
b鼓勵參與培訓和學習項目
c支持員工參加行業會議和研討會
3)強化團隊凝聚力
a組織團建活動以增強團隊精神
b定期表彰團隊成就
c通過反饋機制收集員工意見并做出改進
案例:生產部與設計部門員工發展與團隊建設策略
管理沙盤:《管理七巧板》
一、游戲導入與團隊組建
1. 介紹《管理七巧板》課程背景與目的
2. 分組組建團隊,明確各組成員角色與職責
3. 發放七巧板及任務書,講解游戲規則
二、任務執行與團隊合作
1. 各小組根據任務書開始執行任務,在過程中體驗跨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2. 觀察組記錄各組在任務執行中的表現
三、反思與總結
1. 各小組分享任務完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包括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2. 觀察組對記錄的小組表現與行為做出反饋
討論主題:圍繞目標,架構、流程、溝通方式、激勵做思考總結
超越溝通課程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308958.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吳錚力
溝通技巧公開培訓班
- 跨部門協作—無邊界管理與群 沈慧民
- 溝通式管理—中高層管理者快 廖衍明
- 采購人員溝通與演講技巧 Dav
- 管理者溝通與影響技術 楊老師
- 性格特質與人際溝通 覃芹
- 一線主管溝通與沖突管理 周老師
- 溝通式管理 廖衍明
- 有效溝通技巧 張譯
- 組織行為與溝通系列三:卓越 夏晨光
- 高效管理溝通技巧訓練 田勝波
- 卓越溝通的12把金鑰匙 楊發明
- 跨部門溝通與協作 嚴明
溝通技巧內訓
- 打破部門壁壘-跨部門溝通、 蔣麗娜
- 組織共贏——向上管理到橫向 黑宏杰
- 《可復制領導力》翻轉課堂— 李曉慧
- 《結構化職業能力》 職場人 吳昊(
- 3.0-第一性原理問題分析 劉成熙
- 跨部門溝通協作與沖突處理公 王曉慧
- 高效率時間管理與團隊溝通技 李彥池
- 目標達成與協作溝通 曹勇
- 四把鑰匙--團隊高品質溝通 程平安
- 《非暴力溝通》 張瑞陽
- 《行為風格辨識與管理溝通》 吳昊(
- 高效溝通與問題解決 趙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