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為盡快適應市場和全球WTO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急需轉型,經濟轉型指的是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包括發展模式、發展要素、發展路徑等等轉變。從國際經驗看,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型工業化國家,無一不是在經濟轉型升級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的。其實我國從九五計劃開始即提出了經濟轉型問題。
目前我國經濟狀況
1、阿里巴巴、淘寶、京東正在淪為傳統企業
2、傳統互聯網不斷擴大貧富差距
3、移動互聯網開始消滅貧富差距
4、中國互聯網從“尾隨”美國變為“反超”美國
5、互聯網倒逼中國政府深化改革
6、最貴的東西:以前是地段,現在是流量,未來是粉絲
7、“無生意可做、無工可打”正在成為事實
8、你再也永遠雇傭不到優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伙
9、自由職業正在大量興起
10、人的個性被不斷釋放,興趣正在成為謀生手段
11、中國這輪變革帶來的機會遠比上一輪改革開放多
12、你獲得的回報正在跟你創造的價值成正比
13、有個好爸爸,不如自己有文化
14、未來人人都是微商、人人都是自媒體
15、白領、金領等工薪階層將越來越窮
16、中國再無鐵飯碗,公務員創業政策將相繼推出
17、制造業需要用“互聯網+”彎道超車
18、整個中國正在變成一座互聯工廠
19、中國工業4.0的進度超過德國
20、工廠紛紛先拿訂單再去生產,庫存大量將少
21、傳統供應鏈正在逆向打通,消費開始決定生產
22、未來每件產品在生產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費者是誰
23、在“按需分配”實現之前,必須先實現“按需生產”。
24、B2B、C2C、B2C這些模式都將消失,唯有C2F和O2O永恒(消費者對工廠)
25、中國進入“新計劃經濟”狀態:不是政府調節,而是消費者調節
26、*的企業做標準,這句話不再成立
27、所有的經銷商都將消失
28、以前的事業越做越寬,今后的事業越做越深
29、大公司正在裂變成大平臺,小公司正聚變成大平臺
30、公司將消失,服務和平臺永恒
31、“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依然成立
32、政府的成功之處不是讓人民都夸它,而是僅僅知道背后有它
33、集大家之私,成社會之公
34、互聯網迫使資本家共享出來生產資料
35、共享經濟的最高境界是共產主義
36、未來中國只有一家公司,股東是人民,CEO是政府,員工是公務員
37、人們行為由“關系驅動”向“利益驅動”切換
38、人類正在去感情化,只愿意相信數據,變的像機器
39、機器正在加感情化,嘗試走近人內心,變的像人
40、創造力成為人的基本素養,不懂創業是*的文盲
41、沒有文化依然可以做企業的年代一去不返
42、要么自我破壞,要么被破壞
43、婚姻不再是一個枷鎖,而是一項權力
44、家庭關系越來越冷淡,家鄉情結越來越濃重
45、需要錢時不再是找親戚朋友借,而是找平臺借
46、你的“信用”比你的“能力”更值錢
47、當人人都在講規則,道德自然就會興起
48、中國人正在由“偽君子”變成“真小人”
49、鄰居的最高境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50、讓中國人找回信仰的是利益
51、所有的經濟理論對中國都不適用
52、互聯網經濟學將在中國誕生
53、中國的未來早都寫在了中國歷史里
54、所有的創新和改革理論都能找到歷史依據
55、《道德經》要重新翻譯
56、最好的勵志書是《中國近代史》
57、八國聯軍會再次來中國,低頭而來
58、從政不碰商,從商不碰政。否則,死
59、取代微信的社交工具將在可穿戴設備領域誕生
60、貨幣戰爭升級成為《跨界戰爭》(已出版上市)
61、網絡代有騷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天
62、革完傳統企業命之后,互聯網開始自我革命
63、以新浪為代表的傳統門戶網站紛紛倒下
64、微博成于娛樂,死于娛樂
65、社交媒體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66、碎片化的微信朋友圈,一邊奉獻給你信息,一邊打亂你的邏輯
67、話語權先裂變再聚變,大喇叭里出政權
68、剩女代表社會進步
69、找到*戀人不再靠約會,而是靠計算
70、共享經濟的最高境界是共產主義
71、商業的核心不再是如何競爭,而是如何更好的合作
72、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經濟體
73、政府的改革速度正在追趕市場的創新速度
74、請在中國金融體系健全之后再進入股市
75、中國經濟晴雨表是房價,不是股市
76、科學正在接近宗教,唯物還是唯心,讓人糾結
77、湊熱鬧的人正在消散,機會才剛開始!
78、電子商務最高境界:中國成為全球產品的分銷中心
79、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將再現
80、中國暫時還不可能“一人一票”
81、中國民主的真正敵人是中國的人性和素養
82、法治的最高境界是人治
83、各盡其才、各取所需、和而不同、方為大同
84、政府體制開始公司化
85、當政府開始跟企業搶人才,中國就真的崛起了
86、只有中國才能帶來世界走向大同
87、中國傳統文化就像彈簧,壓的越深,彈力越大
88、“生命”質量取代“生存”質量,成為第一追求
89、以前我們用命換錢,今后我們用錢換命
90、當經濟增速放緩,傳統文化自然會復興
91、尚武精神也是中國文化復興的一部分
92、中醫的本質是大數據
93、互聯網最高境界是物聯網,萬物互聯
94、反恐不可怕,反黑客才可怕
95、事物之間不再是因果關系,而是必然關系
96、統一兩岸四地的是經濟,不是軍事
97、一路一帶是中國撬動世界的杠桿、亞投行是其支點
98、自由、民主、平等、博愛、團結這些并不遙遠
99、中國在走一條前無古人的路,真正懂中國的中國人也不多
100、凡能是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包括以上
世界潮流
世界經濟的兩個主要特征就是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信息化的突起,經濟全球化是對全球資源和市場追逐的結果,經濟信息化則是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使然,在這場競爭中世界經濟將轉向以商務電子化為代表的新經濟。新經濟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的帶動下,將發展成為以生命科學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環境技術和管理技術等七大高科技產業為支撐的龍頭經濟。有的學者甚至把這種新經濟稱為第三次產業革命。
轉型的實質
縱觀當前全國的經濟轉型,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中國當前經濟轉型的實質就是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經濟發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轉型重點
全國許多地區的傳統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受到國家產業政策、資源和環境的制約,不能更好地參與到國際競爭中來。因此,全國經濟轉型的重點是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使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互聯網+知名人士劉秀光先生認為:評判一種營銷or電子商務(B2B2C2B,F2C,O2O2M)等商業模式是否優秀,并不在于其形式如何,而是在于這種形式是否可以盤活企業的實體資源,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是否可以融合更多的資源、提升企業生態圈的生存發展創新能力。
轉型的方向
轉型的方向是發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帶動產業化。當前的世界經濟是高科技主導下全球一體化經濟,高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因此,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提高高科技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使高科技產業化是經濟轉型的必然方向。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2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