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化和互聯網為核心的第三次產業革命正在重新塑造諸多產業的邊界和商業模式。金融互聯網在中國顯示出巨大的市場空間。這是一種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一邊是*興的效率工具、一邊是最古老的交換活動,二者的有機結合將會給金融領域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金融作為一種交換活動本質就是價值流通,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所有涉及到價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之間進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這個過程中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互聯網的高效極大的提高了這種流動性。同時互聯網促進了普通用戶的數字化存在,同時突破時空界限。這兩點構成了廣泛互聯網金融的基礎。個人的互聯網數據化畫像
金融產品
嚴格意義上就是數據,數據在網上移動實現了支付,然后數量匹配,期限匹配和風險定價都有了,從這個角度上看互聯網金融順理成章。但互聯網給金融帶來最重要的數據是完整、可信的用戶數據。
大數據的誕生,強化了互聯網對個人的信息處理。互聯網不僅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實質上已經是現代生活的基礎服務,所有的產品、服務都可以通過網絡完成信息的沉淀、流轉。隨之而來的是個體信息化,我們對鍵盤或鼠標的每一次敲擊所產生的信息都會與在網絡賬號上定義的個體發生*的關聯。不同于人,互聯網沒有遺忘機制,依靠計算機,它擁有強大的存儲和記錄能力。于是,用戶的個體特性、地理位置、好友網絡、個人資料、瀏覽習慣、消費偏好、購物情況、信用記錄等都會變成信息流,將個人變為互聯網世界的數字化存在。事實是未來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一個人的行為信息,都將沉淀為網絡內的數據信息,而且這種數據信息,通過搜索引擎,通過大數據可以隨時查詢,這構成了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基礎。
這種嚴格到個人畫像的信息獲取,在沒有互聯網也能做到,只要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就可以對一個人做全面調查。但這種盡職的背景調查方式意味著極大的投入,也決定了傳統的金融跟多的依賴于精英用戶,而互聯網金融卻能以極低的成本服務于大眾。
高效服務小微客戶
金融產品依托于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這個是現在一般的物理網點做不到的。在金融的發展歷史上atm機的發明可以算一個劃時代的創造,atm就是在物理層面盡可能減少時空的限制。金融產品背后就是交易,交易需要支付交易成本,包括信任、機構、支付、時間等等,互聯網貫穿了所有相關環節。依托互聯網的金融模式能產生巨大的效益,可以達到與現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并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減少交易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現在金融業的分工和專業化被大大淡化了,被互聯網及其相關軟件技術替代了;市場參與者更為大眾化,互聯網金融市場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
銀行的傳統零售業務側重于消費者金融,例如信用卡、個人理財等,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營業廳服務、atm、在線營業廳等業務都屬于個人業務,擁有最廣泛的群體,但這塊一般不是銀行業務的重心,其重心大多放在非零售業務吸儲與放貸上。在放貸方面,銀行偏愛大客戶,大客戶的借款額高,可有效攤低各項服務和風控成本,因此銀行對大客戶格外重視,對小微客戶格外忽略。個體經營著從銀行獲取貸款的難度非常高,這也是互聯網融資貸款業務能快速發展的原因,互聯網能服務于那些銀行不愿意服務的小微客戶,這些客戶是最廣泛的互聯網金融目標群體。
可以相信有一天貨幣將完全數字化,甚至就是以互聯網貨幣的形態存在,這應該是互聯網金融的高階狀態。受影響的不僅是現有商業
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甚至連央行也會受到沖擊(沈祿政/文)。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