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cheng)描述INTRODUCTION
NPI樣品到量產公開課程培訓班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da)綱(gang)Syllabus
NPI樣品到量產公開課程培訓班
培訓對象:
設計、質量、工藝和制造工程師,檢驗員,CMM測量員,以及相關需要識圖,用圖和繪圖的人員
課程收益:
1.了解業界公司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產品中試管理模式與實踐
2.掌握面向制造系統的產品設計(DFM)的方法與實施過程
3.掌握面向生產測試的產品設計(DFT)的方法與實施過程
4.掌握面向制造系統的新產品驗證的過程與方法
5.掌握在滿足質量標準的前提下縮短產品試制周期的方法和技巧
6.了(le)解如何建立從樣(yang)品(pin)到量產(chan)的(de)管理(li)機制
課程大綱
第一章:案例研討
第二章:從樣品到量產概述
企業在追求什么:技術?樣品?產品?商品?
研發與制造的矛盾
1、制造系統如何面對研發的三無產品?
2、研發如何面對制造系統越來越高的門檻?
研發與制(zhi)造矛盾的激化(hua):中(zhong)試的產生成為必然
中試的定位與發展:
1、研發(RD)、中試(D&P)、生產(P)的關系
2、中試的使命是什么?
3、中試如何定位?
4、中試的發展問題
①大而全?
②專業化分工?
③產品線劃分與共享平臺
④中試人(ren)員的發展定(ding)位:廣(guang)度與深度問題
中試的業務范圍
1、中試業務:新產品導入(NPI)
2、承上:如何面向產品的研發?
3、啟下:如何面向產品的制造?
4、橋梁:中試作為連接研發與制造的橋梁,獨木橋還是陽關道?
演練與問題討論
根據企業的(de)實際情況,是否需(xu)要(yao)建立并(bing)發展中試的(de)職(zhi)能?
第三章:新產品導入團隊
新產品導入團隊的構成
1、工藝工程
2、設備工程
3、測試工程
4、工業工程
5、產品驗證
6、試生產(計劃、生產、質量(liang))
新產品導入團隊的職責
新產品導入團隊與產品開發團隊的關系
1、開發模式的演變:串行變并行
2、并行工程在產品開發中如何體現?
3、新產品導入團隊如何提前介入研發?
① 為什么要提前介入?
② 提前到什么時候介入?
③ 提前介入做什么?
④ 新產品導入團隊的管理;
⑤ 新產品導入團隊與產品開發團隊、職能部門的溝通
⑥新產品導入團隊成員的匯報、考核和管理機制
演練與問題討論
根據企業(ye)的實際情況,研討建立新(xin)產品(pin)導入團(tuan)隊的時機(ji)
第四章:面向制造系統的產品設計(DFM)
如何在產品設計與開發過程中進行可制造性設計
1、從制造的角度來看產品設計
2、工藝人員介入產品開發過程的切入點:從立項就開始
3、工藝管理的三個階段:工藝設計、工藝調制與驗證、工藝管制
4、工藝設計
① 如何提出可制造性需求?
② 需要哪些典型的工藝規范?
③ 可制造性需求如何落實到產品設計方案中?
④ 工藝設計與產品設計如何并行?
⑤產品工藝流程設計
⑥電裝、整裝、包裝與物流的可制造性設計分析
⑦如何確保可制造性需求在產品開發中已被實現?
⑧工藝評審如何操作?
⑨什么時候考慮工裝?
⑩如何在開發過(guo)程中同(tong)步輸出工藝文(wen)件與生產操(cao)作(zuo)指導文(wen)件
5、工藝調制與驗證
① 工藝驗證的時機
② 工藝驗證方案包括哪些內容?
③ 如何實施工藝驗證?
④ 工藝驗證報告的內容
⑤ 如何推動工藝驗證的問題解決?
⑥ 研發人員如何配合新產品的工藝驗證?
⑦ 制造外包模式下的工藝如何驗證?
6、工藝管制
① 工藝管制的困惑:救火何時是盡頭?
② 工藝轉產評審(標準、流程、責任)
③ 量產過程中的例行監控與異常管理
演練與問題討論
分析學員(yuan)企(qi)業的工藝管理工作做到(dao)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cha)距?
工藝管理平臺建設
1、誰負責工藝平臺的建設?
2、工藝委員會的產生:責任與運作模式
3、如何進行工藝規劃?
4、基礎工藝研究與應用
5、支撐工藝管理平臺的四大規范
① 品質規范
② 設備規范
③ 工藝規范
④ 設計規劃
6、工藝管理部門如何推動 DFM 業務的開展?
7、工藝體系的組織構成、發展與演變
8、工藝人員的培養與技能提升
演練與問題討論
分析(xi)學員(yuan)企業(ye)的工藝平臺建設工作做到(dao)什么程度?存在(zai)哪些差(cha)距?如何(he) 改進(jin)?
第五章:面向生產測試的產品設計(DFT)
基于產品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測試策略
1、 研發測試(Alpha)
2、 試驗局測試(Beta)
3、 生產測試
研發測試(Alpha)與 BETA 測試
1、測試人員介入產品開發過程的時機(提可測試性需求的時機)
2、可測試性需求需要考慮的內容(示例)
3、單元測試、模塊測試、系統集成測試、專業化測試、BETA 測試的重點 分析
4、產品開發過程中測試業務流程分析
5、企業在不同的(de)發展階段如何開展測試(shi)的(de)相關工(gong)作(zuo)(短平快的(de)項(xiang)目測試(shi)工(gong)作(zuo)開展)
面向生產測試業務的產品設計與開發
1、生產測試業務流程分析
2、典型的部品測試、整機測試方法介紹
3、開發專門的生產測試工裝的條件分析
4、生產測試工裝的開發管理
5、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如何實施面向生產測試的產品設計?
① 如何提出可測試性需求?
② 可測試性需求如何落實到產品設計方案中?
③ 研發面對眾多的需求如何取舍?可測試性需求的優先級分析
④ 如何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同步開發生產測試工裝?
⑤ 如何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同步輸出生產測試所需的操作指導文件?
⑥ 如何進行測試工裝的驗證?
⑦ 如何推動測試驗證問題的解決?
6、如何推動可測試性設計(DFT)業務的開展;
7、如何進行測試平臺的建設?
演練與問題討論
分析學員企業的 DFT 工作做到什么程(cheng)度?存(cun)在哪(na)些差(cha)距?如何改進?
第六章:產品試制驗證管理
影響產品試制周期的因素分析
研發人員對試制準備提供的支持
試制團隊的構成、職責與定位(設置試制部門的時機與優缺點分析)
試制人員介入產品開發過程的時機
如何進行試制準備(準備要素示例)
面向制造系統的驗證
1、研發人員如何在試制過程中進行產品設計的優化
2、制造系統的驗證策略與計劃
3、制造系統的驗證方案
4、如何實施制造系統的驗證
①工藝驗證(工藝流程、工藝路線、單板工藝、整機工藝、包裝工藝、 流工藝)
②工裝驗證(裝配工裝、測試工裝、生產設備)
③結構驗證
④產品數據驗證(BOM 驗證、制造文檔驗證)
⑤產品試制驗證(質量、效率、成本)
5、批次驗證報告,驗證多少批才合適(shi)?
轉產評審
1、研發人員如何支持新產品的轉產工作
2、轉產評審的評審組織如何構成?
3、評審標準是什么?
4、如何判定是否轉產?
5、評審流程與運作機制
產品轉產后的管理
1、新產品的試制效果評價
2、新產品的質量目標達成情況
3、工程變更管理
4、缺陷與問題管理
5、質量審計
演練與問題討論
分析(xi)學員企業的產品試制驗證過程,分析(xi)差距,提出改進建議。
NPI樣品到量產公開課程培訓班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22346.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呂立桂
精益生產公開培訓班
- 制造成本降低與績效提升 羅忠源
- 廣汽豐田、本田參觀考察與精 陳(chen)景華
- 精益生產管理實戰技法訓練 陳曉亮
- FMEA&APQP&PPA 劉老師
- 精益生產原理和實戰(十大葵 何小勇
- 全景式精益生產實戰系統沙盤 廖偉
- 系統架構與詳細設計 講師團
- DOE實驗設計 鄧老師(shi)
- 廣東標桿企業考察培訓之豐田 黃(huang)得華
- 精益生產進階提升訓練營 饒中(zhong)
- 生產經理、主管實戰管理技能 專家講
- 高級價值工程管理研修學習班 何小勇
精益生產內訓
- TCM企業全流程精益化運營 楊華
- 《精益生產培訓課程大綱》 謝鳴
- 精益基礎知識及工具應用 張勝
- 《TPM全面生產維護推進實 謝鳴
- AI賦能--現場問題分析與 程平安
- AI賦能--生產流程優化與 程(cheng)平(ping)安(an)
- 精益生產推行實務 張陸離
- 精益運營與現場績效管理 張勝
- 精益生產實務 李近強
- 《精益價值流程圖VSM培訓 謝鳴
- 《新版控制計劃培訓大綱》 謝鳴
- 中層精益管理培訓及實踐 張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