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我被您吸引
我曾經是一名中學教師,但我的內心一直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我不想當老師。但又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更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2003年,我終于背起包,向陌生的大城市走去。
我找了很多次工作,面試了無數的崗位,記憶中有蘇泊爾、恒生、金碟、阿里巴巴等公司,但當時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公司比較有名氣,后來更是如日中天,但那跟我又有什么關系呢?人家根本就不要我。
就在我快要餓死在杭州街頭的時候,有一家公司決定招我做銷售。帶我做銷售的,是我們部門的業務經理。經理是我銷售路上的引路人、啟蒙師。
在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后,我才得知,我面試之后,老板本不想錄用我。是他強烈要招我進來,他自己帶我,他相信我肯定能把這份銷售工作做好。
那一刻,我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正因為有這種感覺,我不能讓我老大丟臉,我要對得起老大對我的這份信任。于是我努力工作,瘋狂拜訪客戶,連周末其他同事休息,我都下去跑市場、發廣告、蹲門店。老大指哪我打哪,夸張一點講,為老大逢山開路,遇河搭橋。
雖然刻苦勤奮,但我的業績卻不見起色,我還是一個滿身酸秀才味的銷售。或許我應學習一下怎么做銷售?
我就去了一家路邊二手書店,在里面轉了大半圈,基本上都是一些故事、小說等書籍。
正當我準備離去時,我看到《銷售與市場》靜靜地“站”在書架最高層的角落里,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我很小心地把《銷售與市場》從書架上拿下來,翻過來,看到封底上寫著:定價10元。
因為是二手書店,我就問老板:這書怎么賣。老板告訴我:這是全新的過刊,對折。
我當時窮得都吃不上飯了,但還是掏10元買了兩本。當天晚上就如饑似渴地閱讀、學習。
第二天,公司開會,老板提出幾個問題,叫大家想辦法解決。我看有一個問題跟在《銷售與市場》雜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有相通之處。于是我現學現賣,把雜志上看來的方法表述了一下。想不到,老板對我大加贊賞。
于是,當工資一發下來,我都會去這家二手書店找過期的《銷售與市場》看。
就這樣,在《銷售與市場》的陪伴下,我從站在手機店門口發廣告宣傳單,慢慢地做到了業務員、業務經理、辦事處主任、銷售總監、副總經理……
那一陣,我有您陪伴
在從事手機銷售的生涯中,公司待遇很低,付完房租,余下的錢要精打細算才能不餓肚子。
當時公司總部辦了一份內刊。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的公司賣文化之類的話。我拿到內刊后隨手翻翻就丟在一邊,這個動作被公司領導看到了。領導就問我:你怎么看待公司內刊這件事。
我對內刊侃侃而談。當時可能我的內心是不想做銷售,想去做內刊總編。領導聽了后說:不錯,講得很好。那你寫一篇試試,有稿費的。
寫就寫,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我決定拿起筆寫稿賺稿費。而且寫,就寫跟公司產品、銷
于是,我每個月寫公司產品的軟文廣告、寫銷售心得、寫公司應考慮的市場策略等。
寫文章除了給我帶了一定的經濟收入外,也讓我在圈子里小有名氣。其他省份總代理老板都通過我寫的文章培訓自己的銷售人員。
那時,公司總部決定提高各代理商人員的銷售能力,總部的培訓師來給我們講課。這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觸FABE、SPIN等銷售技巧。我發現老師講的FABE、SPIN等理論和我在《銷售與市場》上看到的相關案例結合起來很好理解。
我又現學現賣,把FABE、SPIN等銷售理論教給我負責門店的營業員、促銷員,我結合自己教學功底,*何用最簡單、最通俗的方式讓他們用上FABE、SPIN等理論。
那一刻,我被您呼喚
除了在公司的內刊上發表文章外,我開始在互聯網上發表自己的文章,并嘗試向一些公開紙質媒體投稿,2007年時我接到《銷售與市場》雜志社高冬梅編輯的約稿電話。
當時我自己正在創業做生意,比較忙,并且稿費對我的吸引力已經大幅降低。加上自己平時寫的都是一些小觀點、小看法、小技巧。我認為這些小東西難登大雅之堂。
雖然我沒有交稿件給高冬梅編輯,但我還是經常去報刊亭購買《銷售與市場》雜志。并在一些銷售類的網站發表文章,在銷售類論壇當版主、寫日志、點評網友的文章等。
2012年我接到一個電話,《銷售與市場》成長版的編輯吳明說在網上看到很多我寫的文章,向我約稿。
《銷售與市場》陪我多年,在我心目中,那是銷售人的神廟。掛掉電話,我一直在反問:這是真的嗎?我真的能為《銷售與市場》供稿?這不是在做夢吧?
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我交了一份稿件給吳明老師。當我拿到樣刊的那一刻,我內心非常激動。雖然那不是我第一次發表文章,但《銷售與市場》在我心中卻是與眾不同的。
隨著我在《銷售與市場》雜志上連續發表多篇文章,我接到王蘭敏編輯的約稿。王蘭敏老師更是在網上搜索過我所寫的文章,指名一篇文章問我是否在其他雜志上發表過。告訴我如果沒有發表過,修改一下,可以在《銷售與市場》渠道版發表。對現在的我來說,稿費已經可有可無了。但我要名氣,要那份“虛榮”。
那一次,我被您開啟
曾經有一個叫崔建中(我習慣稱他為刀哥)的家伙,在《銷售與市場》編輯的邀請下,在雜志上點評了我兩篇文章。刀哥打開了我完全未知的世界,就如一直在黑暗的山洞中生活的人,突然看到有人在外面打開一扇窗,發現外面有更寬廣而新奇的未知世界。
我才發現,銷售界有刀哥寫的《縱橫》、付遙老師的《輸贏》、夏凱老師的《孤獨求BUY》《贏單九問》《信任五環》。我把這些書都買來(有部分是大神們簽名送我的),反復看、反復啃。再后來,寒哥(我習慣稱夏凱老師為寒哥)搞《銷售羅盤》導師認證,我就參加了第一期的培訓。
通過這些學習,我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么一群極具工匠精神的銷售人,在潛心研究銷售;我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大群人跟我一樣,從開始找不到工作被迫做銷售,慢慢地習慣了銷售,最后喜歡上了銷售。
是《銷售與市場》為我開啟了那扇窗,讓我結識了不少銷售界的大伽朋友。
那一天,我被您驚醒
在《銷售與市場》的指引、陪伴下,我慢慢成長。并在《銷售與市場》的官網上連載自己寫的銷售小說《浮萍》。
通過《銷售與市場》官網這個平臺,好幾家出版社的編輯找到我,與我洽談出書事宜。由于各種原因,《浮萍》一書的出版事宜沒有談妥。
有一家出版社建議我換一個選題。雖然我做銷售十余年,積累了一些實戰經驗,但一直沒有經過系統性地學習,也沒有接受過多少專業培訓。而我十多年的銷售經驗中,G端銷售占了大部分時間。
市面上專門針對G端銷售的書很少,這個選題也很少有人寫,我認為這個選題是一個方向。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