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在線培訓已經成為企業培訓的重要形式,這種新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培訓的靈活性和效率,也為企業降低了培訓成本。大多數企業管理者都非常青睞在線培訓模式。
在線培訓系統的使用,帶來了以下明顯的優勢:
一、便捷性:在線培訓通過互聯網完成,員工無需受到地域限制,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培訓。員工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靈活性。
二、多樣的培訓參數設置:
1. 完成條件多樣化:包括不限學時、達到課程學時和通過課程考試等多種選項,企業可以根據培訓的重要性和需求進行選擇。
2. 課件內容保護:系統可以限制學習終端,保護課件內容不被泄露。
3. 學習監控:系統可以設定禁止員工拖動進度條,規范員工學習。
4. 討論答疑:系統支持員工間、員工與講師間的交流,及時解決問題,增加培訓的趣味性。
三、培訓內容多樣化:系統支持圖文、PDF文檔、音視頻等多種格式的課件,員工可以反復學習,大大提高知識的利用率和傳播率。
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相比傳統的線下培訓,在線培訓只需創建并發布課程,無需場地和人員統一安排,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
如何有效地使用在線培訓系統呢?以下是一些步驟供參考:
1. 創建培訓課程,設定學習時間和參與方式。
2. 設計課程章節結構,導入課件內容,發布課程。
3. 通知員工參與培訓,創建培訓賬號,員工可自主安排學習時間。
4. 企業管理員可實時觀察員工學習軌跡,提醒未參與或落后的員工。
盡管企業在培訓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很多時候效果并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許多企業只注重員工是否掌握了知識技能,卻忽視了將“學習結果”轉化為“業務結果”的過程。這其中缺失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員工的實際行動。只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持續實踐才有可能產生期望的結果。
影響業務結果的因素有很多,從企業來說,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和獎勵機制來激勵員工行動;從導師來說,他們應承擔起帶教責任,確保員工掌握技能;從員工自身來說,他們應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投身實踐。培訓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經費緊張、被忽視等。但在發展期的中小企業中,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并設計相應的培訓內容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讓在線培訓真正產生價值除了需要重視培訓的本身問題還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共同修復學習和結果之間的斷層只有讓學習結果真正轉化為業務結果才能為企業和個人帶來價值。一、中小企業的培訓需求分析
中小企業對于人員的基本要求是適應崗位、穩定。由于企業規模和品牌影響力有限,尋找合適的崗位人才是一個挑戰。由于管理機制不健全,留住核心人才也是一項困難任務。從這一角度出發,企業不同階層對培訓價值的期望存在差異性。
企業所有者階層,如老板和股東,以企業的生存為重,期望員工通過培訓提升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和職業心態。他們希望企業文化和管理氛圍通過培訓活動更加積極和諧,以挽留人才。
管理階層,包括總經理和部門經理等,更關注團隊的效率和目標實現的能力。他們期望培訓對員工專業能力、工作熟練度、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并期望下屬通過培訓保持職業心態,發揮潛能,創造更好的業績。
對于基層員工,他們希望能有學習機會,掌握更多技能、知識,以勝任更難的工作、更高的崗位。要滿足上述需求,需要龐大、系統的培訓體系支撐,這難以實現且不經濟。實際上,企業的培訓需求由有“話語權”的某一階層主導,通常是企業的所有者階層。
二、中小型企業的培訓內容
中小企業的培訓內容可分為四類: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和專業技能;企業介紹、企業文化和企業規章制度;提升職業意識、端正職業心態和開拓職業思維;員工未來職業發展路徑所需的專業技能。
所有者階層更看重前兩類培訓內容,認為員工應當勝任崗位要求,認同企業文化、遵守規章制度。對于管理階層來說,人員到位是篩選結果,專業能力的提升并非短期可以實現,因此他們更重視第二類和第三類培訓內容。員工則關注第一類和第四類培訓內容,以滿足其職業發展需求。對于不同類型的內容,培訓形式也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和創新。
三、中小企業的培訓形式與選擇
在中小企業的培訓形式選擇中,涉及兩個重要資源:經費和師資都有限。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培訓形式,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實事求是地開展工作。對于崗位職責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可以選擇講師講授、導師指導等方式,購買光盤觀看也是一個辦法。對于抽象內容的培訓,如企業文化和企業規章制度等,可以采用主題論壇、案例詮釋等方式進行培訓形式的創新。第三類關于提升職業意識、端正職業心態和開拓職業思維的內容,則以團隊特訓為主要形式,通過預設場景和活動引導員工接受和體驗某一事理的過程。第四類關于員工未來職業發展路徑所需的專業技能,由于需要更高階的知識培訓和能力鍛煉,可以通過企業資深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講師或導師的形式進行培養,也可以引導員工通過自學來提高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水平。
四、解決培訓工作面臨的挑戰
要獲得培訓工作支持,需要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培訓時間安排問題可以通過縮小受訓群體、靈活安排時間解決;而解決培訓方法單調的問題則需要引入創新性的培訓方法以提升員工的參與度。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培訓并關注員工的實際需求來增強他們的參與熱情。通過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干糧和飲水等也能得到員工的積極響應和支持認可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使培訓工作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從而得到各方的支持認可并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中小企業的培訓之道
在中小企業中,以講授式培訓為主流。這種方式僅需選定一位講師,編制相應的課件,然后上臺進行講解。相較于其他方式,它確實較為簡單快捷,不需要過多投入時間和精力。這種簡單的培訓方法有時會出現“你講你的,我想我的”的情況。當遇到不負責任的講師時,僅是走過場,無法真正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反而削弱了培訓的“群眾基礎”。
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從吸引和引導受訓員工的角度出發。對于擔任內部講師的管理人員,他們需明白,培訓活動不僅是展示自己職業形象和專業能力的舞臺,更是鍛煉自己演講和活動組織能力的平臺。從個人發展的角度看,培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應認真準備,確保培訓質量,為受訓員工提供有品質的課程內容。尊重員工,推出優質的課程,更容易獲得員工的支持與認可。
關于培訓與績效考核的結合,并非僅僅在經理和員工的KPI中添加“培訓通過率”等指標。這樣的考核是無效的,因為它脫離了實際工作需求。有效的結合應是:培訓內容與崗位職責、崗位績效指標相契合,能夠真正幫助在崗人員達成工作目標,勝任崗位要求。只有這樣,培訓對員工來說才是有用的,他們才會愿意聽,認真聽。
再談及培訓與晉升的問題。在員工晉升前,中小企業通常采用粗放式的經驗判斷來評估其是否勝任新崗位。更為理想的方法是為員工提前制定晉升規劃,明確晉升所需的各項培訓要求。設置完成培訓的時間節點和標志,如取得相關職業證書、通過與工作有關的案例答辯等。鼓勵員工通過自學、自練完成培訓,達到要求的可列入候選名單,有崗位空缺時即可晉升。這種方法實質上是為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他們實現個人成長。
準確識別需求是開展有價值活動的前提。在中小企業的培訓中,只有真正識別并滿足其需求,培訓人員的工作才具有實際意義,也才能獲得更多的認可。培訓活動應當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當需求被滿足時,這個活動的價值就得到了體現,個體的價值也隨之提升。我們需要用心去識別并滿足中小企業在培訓方面的需求,讓培訓工作真正發揮作用,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20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