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行業大客戶場景化營銷·九步決勝法
2025-04-10 10:52:39
講師:唐云 瀏覽次數:3064
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黨政行業大客戶營銷培訓
【培訓對象】
政企事業部:客戶經理、方案經理、產品經理、項目經理
【課程背景】
甲方辦公室、商務用餐(含公務接待)、談判和簽約環節是黨政行業大客戶營銷三大高頻率發生的“場景”,在這三大“場景”會涉及到以下九個營銷步驟。
步驟一、需求挖掘:深化黨政行業客戶需求挖掘,共謀AI時代新發展
在地方財政捉襟見肘的當下,運營商需率先建立“需求牽引 + 資金協同”的雙驅機制,避免陷入“無米之炊”的營銷困境。
“智慧城市是個筐,什么都可往里裝”,首先要理順大數據管理局、數據平臺公司、政務服務管理局的角色構介:數據管理局是數據資產的法定監護人,數據平臺公司是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運營者,政務服務局是數據價值的場景化轉化者;在數據標準化、系統兼容性、安全性等維度是共性需求;
以城市治理痛點為導向,建立“政府需求畫像 產品矩陣匹配 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服務閉環。以數字技術創新為引擎,構建“網 + 云 +DICT”三位一體的智能基礎設施體系。選取“一網統管”典型場景開展試點,形成可復制的智慧城市建設范式。通過構建“需求 供給 運營”的完整生態鏈,實現政府治理效能與商業價值的雙向提升。
步驟二、方案撰寫:從技術白皮書到決策指揮棒
傳統方案撰寫一般都是技術版本,同時方案里面套用了很多"通信行業術語圍城":78%的局長坦言對運營商的名詞存在理解障礙。
依據決策場景與認知差異,我們要撰寫“三種使用場景”解決方案,打破這種低效循環!”
1、技術深化版:給‘信息中心主任、信息中心工程師’看的‘說明書’----專業深度型
2、決策精要版:給‘市長、縣長、局長’看的‘決策地圖’ ----戰略決策型
3、會議合規版:適配‘局長辦公會’‘黨組會’看的‘可行性背書’----程序規范型
步驟三、專項債申報策略:進一步破解項目融資與實施路徑難題
基于地方政府財政壓力現狀,必須構建"專項債+市場化運作"復合融資模式。需重點把握發改委項目庫動態,聚焦新基建領域申報要點,完善"一案兩書"要件編制,強化項目收益自平衡測算模型的專業性。
步驟四、邀約破冰:新客戶破冰攻堅策略 + 一把手邀約戰術
1、新客戶開發:新拓展的客戶常陷入溝通困境:打電話不接,發短信不回,加微信不通過等痛點,新客戶始終無法約見,人都約不到,還談什么業務?
2、存量客戶維護:當前客戶經理的工作仍困囿于固有模式——日常對接僅停留在信息中心主任、辦公室主任等中層崗位。但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如何打破"級別對等"的思維定式,直接邀約市長、縣長、局長等高層決策者?更關鍵的是----當客戶試圖婉拒時,客戶經理如何運用"不得不見"的破冰策略,讓高層主動接受會面邀約?
3、換屆年前瞻:隨著2026年換屆年的臨近,提前布局客戶關系已成為決勝市場的必修課。如何在權力更迭前建立穩固的政商紐帶?如何將現有客情轉化為長效發展資源?
步驟五、話術設計:局長的語言講技術,把“天”聊活、把“墻”鑿穿、把“路”走通
在與大數據管理局、市數據平臺公司以及政務服務管理局(行政服務中心)客戶深度接觸中,面臨兩個顯著挑戰:
1、技術認知深度超出預期:客戶團隊常展現出不亞于技術專家的專業素養;
2、價值傳遞路徑受阻:常規營銷策略頻頻遇阻,技術對話與商業價值難以同頻共振
所以我們要認知重構:從“產品推銷”到“智庫共建”
建立技術敬畏:定期研讀《數字中國發展報告》《政務數據治理白皮書》,構建知識護城河,掌握GartnerJ技術成熟度曲線、TOGAF框架等專業工具,“將5G切片、政務云災備”等運營商專業技術轉為“治理效能提升指標”客戶話術;
價值話術設計三原則
痛點鏡像法則:“我們注意到貴單位在跨系統數據調度中存在X%的資源耗損......”
場景重構話術:“如果通過云網融合架構,可實現應急指揮響應速度從X分鐘縮短至X妙”
生態價值話術:“本方案將幫助貴單位每年節省X萬元政務云支出,同時提升X%辦事效率”
客戶在回應時可能采用官方辭令,例如:“信息化項目要上會”、“原則上deepseek的私有化部署工作可由移動公司負責”,聽懂官場“潛臺詞”才是破局關鍵!
許多客戶經理幻想掌握“萬能話術”,試圖用同一套模版應對所有銷售場景,這種想法實為不切實際。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客戶級別設計不同的話術。
話術場景:辦公室談單話術、公務接待話術、談判簽約話術;
話術層次:一把手話術、分管領導話術、信息中心話術;
話術類別:通信話術、政務話術(打官腔);
步驟六、政企談判:破譯官場密碼,解碼數字未來,政企談判的攻守道
政企談判是營銷最關鍵的"臨門一腳"。
67%的政企項目在談判階段被競爭對手逆襲,昭示著:政企談判已進入"價值博弈"新階段。政企談判不是討價還價的市集,而是價值認知的較量。當我們能用局長的思維講方案、用審計的語言說合規、用改革的邏輯做創新,才能真正掌握數字經濟時代下政企談判的話語權。
步驟七、客情維護:如何用“移動溫度”融化“官場冰層”
65%的商機流失源于"只談技術不談人情"的冰冷對接,政企市場的競爭已進入"信任價值"時代。客情維護不是庸俗的關系學,而是用專業建立信任,用價值澆筑紐帶的現代政務藝術。當我們既能在黨委會上講清技術價值,又能在茶歇間讀懂改革焦慮,方能在數字中國的浪潮中成為客戶*的"戰略同行者"。
在反腐高壓態勢下,以往一些不當的客情建立與維護方式已行不通,必須探索新路徑。
步驟八、投標成交:投標戰場沒有亞軍
為什么同樣的資質條件,客戶卻選擇競爭對手?
為什么精心準備的方案,評標時總差"臨門一腳"?
為什么標書技術分遙遙領先,最終卻敗在價格標?
投標不僅僅是技術和價格的競爭,更是策略和細節的比拼,每一個細微的差距都有可能成為我們與中標失之交臂的導火索。因此,掌握投標的技巧,對于我們提升中標率、贏得市場先機至關重要。
步驟九、項目回款:從風險預警到精準回款的立體作戰體系
當我們還在用“財政沒錢”自我安慰時,友商已經通過“專項債置換 + 數字化服務包”的組合拳收回欠款。用智慧和技巧筑牢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現金流護城河。同時強調合規底線與客戶關系維護的平衡藝術。回款能力就是經營能力的試金石,現金流安全就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課程大綱
引言:黨政行業洞察 + 營銷策略
【模塊一:大數據管理局】
一、大數據管理局基礎通信保障與信息化需求核心
1、網絡基礎設施:政務專網(電子政務外網/內網)、5G切片網絡、IPv6升級、SD-WAN組網。
2、數據能力底座:
大數據平臺(數據采集、治理、共享)、分布式存儲、災備中心(同城雙活+異地備份)。
全市一體化政務云平臺(混合云架構)
數據血緣追蹤系統(覆蓋全生命周期治理)
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對接省部級"數據高鐵")
3、安全合規工具:
隱私計算平臺(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
數據沙箱環境(支持敏感數據可用不可見)
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系統(滿足《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
安全合規體系:等保2、0三級以上防護、數據分類分級平臺、國產密碼應用。
4、智能化支撐:AI算力集群(智算中心)、物聯網感知層設備(城市傳感器、邊緣計算節點)。
二、大數據管理局常規采購內容
硬件:服務器(國產化芯片)、存儲陣列、網絡設備(核心交換機、防火墻)。
軟件:數據中臺、政務云管理平臺、數據可視化工具、API網關。
服務:云資源租賃(IaaS/PaaS)、系統集成、安全運維托管(MSSP)。
三、deepseek等AI浪潮下的新增需求
算力層:智算中心建設(千卡GPU集群)、邊緣算力節點(低延時AI推理)。
數據層:高質數據資產庫(清洗標注服務)、多模態數據融合平臺。
應用層:
政務AI助手:公文智能生成、政策解讀機器人。
城市治理AI:視頻分析(占道經營識別)、輿情預警模型。
數據要素流通:隱私計算平臺(聯邦學習、區塊鏈存證)。
四、大數據管理局營銷策略
1、政策強驅動型需求(優先切入)
數據安全合規:國產密碼改造服務(2024年國密替換大限)、數據出境風險評估。
老舊系統替代:信創適配(移動云信創專區、麒麟OS適配服務)。
2、輕量級快速見效場景
政務云彈性擴容:按需采購云資源,避免一次性大額支出。
AI+12345熱線:智能派單系統(降低人工成本,可量化ROI)。
3、聯合申報資金
部委試點項目:協助申請工信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科技部“智能社會治理”專項。
政策性銀行融資:搭配國開行“東數西算”專項貸款(利率低于4%)。
4、政策解讀:“根據《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貴單位需在2025年前完成X項任務,我們的方案可幫助100%達標。”
5、價值錨定:“某省通過梧桐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效率提升70%,減少重復建設投資2億元。”
6、資金破局:“我們可聯合財政局將本項目納入專項債儲備庫,預計解決80%資金缺口。”
7、通過聚焦政策剛性需求、設計可量化的經濟模型,并綁定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紅利,運營商可快速建立不可替代的合作粘性。
【模塊二:政務服務管理局-含-行政服務中心】
一、基礎通信保障和信息化需求
1、網絡連接:
高速、穩定的互聯網接入,包括光纖寬帶、無線網絡覆蓋(WiFi、4G/5G)。
網絡冗余和安全保障,如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VPN等。
2、數據中心和服務器:
數據中心建設,包括服務器、存儲設備、備份系統等。
云計算服務,如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
3、通信系統:
語音通信系統,如VoIP電話、視頻會議系統。
短信、郵件等消息通知平臺。
4、信息安全:
數據加密、身份認證、訪問控制等安全措施。
安全審計和監控。
5、辦公自動化:
辦公軟件、文檔管理系統、電子郵件系統等。
協同辦公平臺,如項目管理、工作流程管理。
6、業務應用系統:
政務服務管理系統,如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平臺。
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
7、物聯網(IoT):
智能設備接入,如監控攝像頭、傳感器等。
智慧城市相關應用。
二、常規采購需求
1、標準化運維服務:包括網絡設備維護、系統升級、數據備份等,通常以年度服務協議形式采購。
2、云服務與數據中心:政務云資源租賃、混合云管理服務,支持彈性擴容。
3、安全評估與認證:定期進行等保測評、滲透測試等,滿足《政務信息系統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要求。
4、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對接國家平臺,支持“一網通辦”身份核驗。
三、AI技術帶來的新信息化需求
1、智能客服:基于AI的智能客服系統,提供24小時在線咨詢服務。
2、數據分析:利用AI進行大數據分析,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決策質量。
3、自動化流程:自動化審批流程,利用AI進行初步審核和推薦。
4、智能推薦:基于用戶行為和需求的智能推薦服務,個性化推送政務服務信息。
5、語音和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技術,提升服務便捷性和用戶體驗。
6、智能監控:利用AI進行智能監控,識別異常情況和風險。
7、智能助手:AI助手,幫助工作人員處理日常事務,提升工作效率。
8、自然語言處理: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升文本分析和處理能力。
四、運營商可提供的產品及服務
1、 網絡基礎設施:
光纖寬帶、無線網絡覆蓋(WiFi、4G/5G)。
企業級路由器、交換機。
2、 數據中心和云服務:
云主機、云存儲、云備份。
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解決方案。
3、 通信服務:
IP電話、視頻會議系統。
企業短信平臺、郵件系統。
4、 信息安全產品:
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
數據加密、身份認證服務。
5、 辦公自動化和協同平臺:
辦公軟件套件、文檔管理系統。
協同辦公平臺、項目管理工具。
6、 AI和大數據解決方案:
智能客服、數據分析平臺。
機器學習平臺、深度學習框架。
7、 物聯網(IoT)解決方案:
智能設備接入、傳感器網絡。
智慧城市應用平臺。
8、 定制化解決方案:
根據客戶需求定制開發的應用系統。
系統集成和技術支持服務。
五、營銷策略
1、政策合規性驅動:強調產品符合《政務信息系統基本要求》等國標,幫助客戶快速通過驗收。
2、成本優化方案:提供“云網融合”套餐,整合網絡、算力、安全服務,降低總擁有成本(TCO)。
3、AI增效亮點:推出“AI+政務”試點項目(如智能審批),以效果導向吸引客戶。
4、總結:運營商可結合政策要求與客戶痛點,從合規性、成本優化、技術創新三方面切入,優先推薦高性價比的云網融合方案及AI增值服務,并協助申請專項債或補貼,緩解資金壓力。
【模塊三:數據平臺公司】
一、大數據平臺公司基礎通信保障與信息化需求
1、網絡基礎設施:
高帶寬專線(OTN/SPN)、5G企業專網(UPF下沉)、云網融合(SD-WAN+云骨干網)。
跨區域數據同步網絡(支持異地多活架構)。
2、數據基礎設施:
大數據平臺(Hadoop/Spark集群)、數據湖/倉一體機、實時數據流處理引擎(Flink/Kafka)。
分布式存儲(對象存儲、塊存儲)、冷熱數據分層架構。
3、安全合規體系:
數據安全管控平臺(數據脫敏、水印追蹤)、零信任安全架構(SASE)。
等保三級以上認證服務、數據跨境合規評估工具。
4、信息化需求
國資監管數據直報系統(*國資委穿透式監管要求)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牌照(需通過《數據要素流通安全評估指南》認證)
數據資產入表會計準則(2024年起國企需披露數據資產)
5、數據資產化:
數據資產評估系統(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模型)
數據資產登記平臺(對接省級數據交易所)
數據要素流通平臺(支持API/數據包/數據信托)
6、場景化應用:
產業大腦(工業/農業/服務業知識圖譜)
城市數字孿生(CIM平臺與物聯感知網絡融合)
企業數字化轉型工具箱(RPA+低代碼開發平臺)
二、大數據平臺公司常規采購內容
硬件:GPU服務器(訓練/推理場景)、全閃存存儲、智能網卡(DPU)。
軟件:數據資產管理平臺、數據血緣分析工具、數據API開放平臺。
服務:混合云管理服務、數據治理咨詢、數據資產入表服務。
三、deepseek等AI浪潮下的新增需求
1、算力升級:千卡級智算中心(支持大模型訓練)、邊緣推理盒子(部署在業務現場)。
2、數據工程:
高質量訓練數據加工服務(清洗、標注、合成數據生成)。
多模態數據融合引擎(文本/圖像/視頻聯合分析)。
3、場景化AI:
行業大模型(金融風控模型、供應鏈預測模型)。
AIoT智能終端(搭載端側AI芯片的采集設備)。
4、合規工具:AI生成內容檢測系統(AIGC溯源)、模型訓練數據合規審計平臺。
5、技術融合新方向
智能化數據治理:
AI數據標注工廠(自動化處理非結構化數據)
大模型驅動的數據質量修復(如自動補全殘缺字段)
智能數據目錄(自然語言搜索政務數據資源)
決策模式革新:
政策仿真推演系統(結合大模型的政策效果預測)
經濟運行數字孿生(實時模擬稅收/就業/產業聯動)
突發事件決策助手(自動生成多套應急預案)
6、運營模式突破
數據服務自動化:
政務Chatbot(7×24小時自然語言數據查詢)
智能數據產品生成(自動封裝API/可視化報告)
數據交易智能合約(區塊鏈+大模型審核條款)
數據要素市場化:
數據資產證券化平臺(對接資本市場)
數據經紀人培訓系統(AI模擬商業談判)
數據跨境流動網關(符合DEPA國際規則)
四、運營商產品匹配方案
1、核心產品清單
網絡服務:
5G專網(優享/尊享模式)、智能云專線(帶寬隨選)。
算力網絡(跨區域算力調度)。
云與大數據:
移動云(全棧信創云服務)、梧桐大數據平臺(含數據沙箱功能)。
隱私計算一體機(聯邦學習+可信執行環境)。
AI能力:
九天人工智能平臺(模型訓練+MLOps工具鏈)。
視頻AI分析服務(算法倉庫+算力套餐)。
2、差異化優勢
數據要素化服務:
數據資產登記評估(聯合第三方機構)。
數據流通交易撮合(對接省市級數據交易所)。
"網+云+智"融合:
提供從數據采集(5G物聯網)、傳輸(切片網絡)、處理(移動云)到應用(AI模型)的全棧能力。
五、高效切入策略
1、需求優先級排序
剛性需求優先:
數據安全合規改造(如等保測評限期整改)。
信創替代(2027年央企100%完成信創要求)。
痛點場景突破:
數據治理成本高:提供"數據治理+資產入表"一體化服務,幫助實現財務報表增值。
數據變現難:通過隱私計算技術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流通模式。
2、輕量化產品組合
"拎包入住"套餐:
5G專網+移動云資源+基礎數據平臺(首年免集成費)。
AI模型按調用次數計費(無需一次性采購算力)。
免費試點模式:
提供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免費試用,導出風險報告倒逼采購決策。
3、基礎設施層
算力網絡:部署政務大模型專屬智算集群(支持千卡級并行訓練)
可信數據空間:基于移動云構建數據確權區塊鏈節點
安全能力:提供密態數據驗證服務(國密算法+可信執行環境)
4、場景化解決方案
政務領域:
"一網統管"智能升級包(視頻分析算法庫+物聯感知中臺)
政策智能問答系統(基于移動梧桐大模型)
5、國企數據平臺公司領域:
數據資產入表全流程服務(從確權到財報披露)
行業大模型訓練平臺(工業/交通/能源垂直領域)
6、商業模式創新
數據財政合作:試點"數據資源特許經營"分成模式
能力開放:通過能力中臺輸出5G消息精準推送、實時風控模型
生態共建:聯合成立城市數據運營公司(移動參股+技術賦能)
7、落地策略
政策抓點:跟進財政部《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2024年執行)催生的數據資產評估需求
標桿打造:在"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城市建設政務大模型訓練基地
資源置換:以5G專網資源換取政府公共數據運營權
標準卡位:主導制定《政務大模型應用技術規范》等團體標準
8、緊扣數據要素化政策紅利,以資產增值+合規達標為雙驅動,結合靈活融資方案,可快速打開市場化大數據集團公司的合作入口。
【模塊四:九大營銷步驟】
營銷步驟01:需求洞察——從表面需求到深層痛點的精準捕捉
一、需求挖掘*的背景
1、地方財政沒錢了,怎么推產品,推那些產品?
2、如何解決“帶資”做項目的方法與路徑?
3、如何玩轉“各類地方政府專項債”助推黨政行業大客戶各類業務快速發展?
4、組織需求+項目需求+個人需求+顯性需求+隱性需求+馬斯洛需求體系
5、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信息中心、使用部分需求差異化有哪些?
二、指定思想:“網是基礎,云為關鍵,網隨云動,云網融合”
1、目前地方財政吃緊的背景下,如何結合行業客戶需求,梳理“網”關聯產品并推廣
2、目前地方財政吃緊的背景下,如何結合行業客戶需求,梳理“云”關聯產品并推廣
3、如何借助AI的翅膀,梳理“云網融合”關聯產品并推廣
4、從“賣資源”到“賣場景”:云網融合、云邊協同的產品包裝技巧
5、DeepSeek 本地化部署與云化部署方案,以及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
三、“六脈神劍”需求挖掘法
1、“文件”解讀法 2、“招投標大數據”比產品對法
3、“關鍵決策者”調動法 4、“需求”引導法
5、“高屋建瓴”法 6、“上級巡視巡查法”
四、客戶需求挖掘四步驟
1、SPIN提問技術(現狀→問題→影響→需求)政企場景應用
2、隱性需求的“信號捕捉”:語言/行為/情緒線索分析
營銷步驟02:方案撰寫
一、明確行業客戶“客戶屬性不同”撰寫差異化
(一)平臺公司“撰寫技巧”
01、省數據平臺公司 02、市數據平臺公司 03、縣數據平臺公司
(二)行政事業單位“撰寫技巧”
01、市政府辦公室 02、縣政府辦公室 03大數據管理局
06、政務服務管理局 07、行政服務中心
二、DeepSeek等AI工具助力三種場景方案撰寫效率倍增
1、專門給信息中心、懂技術的專業人士看的“建設方案”怎么寫
核心邏輯:聚焦技術參數、架構圖、實施路徑,用‘工程師語言’證明專業性。
2、專門給“市長+縣長+局長+數據平臺公司總經理”看的“建設方案”怎么寫?
核心邏輯:用一頁紙說清‘三筆賬’——政策賬(如智慧城市考核指標)、經濟賬(財政資金利用率)、風險賬(等保合規免責)。
3、專門用于“局長辦公會、局黨組會”+“市長辦公會、市委常委會”的“建設方案”怎么寫?
核心邏輯:突出‘三重合規’——資金合規(財政評審要求)、流程合規(招投標法)、風險合規(紀委審計要點)。
三、制作“建設方案”
(一)戴帽子 1、以問題為導向 2、以政策為導向 3、以“關鍵領導”為導向
(二)如何看政府立項和預算
1、如何判斷項目資金已經或者可以列入政府預算?
2、如何推動項目立項?
(三)政企合作商業模式、流程、規則、技巧
1、EMC模式2、EPC模式3、EPCO模式4、BOT模式
5、BOO模式6、PPP模式7、ABO模式 8、各類地方政府專項債
(四)如何報價
1、政府預算報價(年度政府預算構成) 2、方案目標報價
3、關鍵領導權限報價 4、確保能成交報價
(五)建設工期
(六)方案成功的依據
四、“建設方案”環節專家評審
五、競對情況 1、基本情況 2、項目進展3、優劣勢對比
營銷步驟03:專項債申報策略
一、地方政府專項債的基本概念
1、定義: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省級政府(含計劃單列市)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政府債券,以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作為償債來源,遵循市場化原則自發自還。
2、特點:
(1)專款專用:資金必須用于特定項目,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2)收益覆蓋:項目需具備穩定收益,確保本息償付能力。
(3)風險較低:以政府信用為擔保,且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3、分類:
(1)新增專項債劵:用于新建項目的資金需求
(2)在融資專項債券:用于償還到期專項債券本金的債券
二、信息化項目立項與專項債申報流程
1、立項部門:
(1)行業主管部門:信息化項目通常由發改、工信、科技或大數據管理局等部門立項,需符合地方發展規劃和國家重點領域(如新基建)。
2、申報主體:
(1)項目單位負責準備材料,提交至行業主管部門審核;
(2)地方財政部門匯總后,聯合發改部門向上級申報。
3、申報流程:
(1)步驟:項目申請→行業主管部門篩選→財政部門審核→省級匯總→國家審批。
(2)關鍵材料:需提供“一案兩書”(實施方案、財務評估書、法律意見書)、立項批復、收益測算等。
4、運營商的角色:
(1)技術支持方:提供信息化項目方案設計與實施(如5G基站、智慧城市平臺);
(2)合作申報方:協助政府完善項目收益模型(如通過數據服務收益覆蓋債券本息);
(3)市場化運營方:參與后期運維,提升項目收益可持續性。
三、信息化項目可申報的專項債類型及資金規模
1、2025年信息化項目主流專項債
專項債使用場景
新基建專項債支持5G網絡、基站、各類數據中心等數字化基建、人工智能平臺等
智慧城市專項債涵蓋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園區智能化改造等領域、視頻會議系統升級等
公共安全專項債視頻監控系統、應急智慧系統等
應急管理專項債自然災害應急通信、覆蓋網絡安全防護設備采購、災害預警系統建設、覆蓋地質災害預警、應急通信設備采購、礦山風險監測預警、尾礦監控項目等
綠色低碳專項債針對低碳、節能類項目提供低息融資、智慧活動中心節能改造(如溫濕度智能調控系統)智慧檔案庫房節能改造節能減排、冷鏈物流、符合碳中和目標的數字化環保項目等
公共服務 信息化專項債智慧黨建平臺、*管理系統升級、社保信息平臺升級、智慧就業、數字供銷平臺、用于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監控平臺等
2、資金規模:
市級縣級額度:全國專項債總額度由*分配至各省,視級縣級額度需結合地方財力、項目質量等因素。例如2025年全國新增專項債4.4萬億元,單個縣可申報項目金額通常在數千萬至數億元不等,具體需通過省級競爭性評審確定。
四、“專項債+市場化運作”模式建議
1、政策動態與項目庫:
(1)緊盯發改委重大項目庫,優先布局新基建(如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
(2)利用“常態化申報、按季度審核”機制,提前儲備高成熟度項目。
2、融資模式設計:
(1)專項債作資本金:在允許領域(如新基建)使用專項債資金作為項目資本金(比例≤25%),撬動社會資本;
(2)收益平衡模型:強化項目收益測算(如數據服務收費),確保覆蓋1.1倍以上本息。
3、申報要點:
(1)一案兩書優化:實施方案需明確市場化運營機制(如PPP模式),財務評估書需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審核;確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專業性。
(2)風險防控:避免負面清單領域(如樓堂館所),確保土地權屬清晰、無法律糾紛。
營銷步驟04:邀約破冰----打破級別對等,直接邀約一把手
一、如何打破級別對等,邀約副市長、市局局長、市局副局長、副縣長、縣局局長?
1、到底誰說了算,識別不來與邀約不到真真的決策人!
2、打不進政企客戶的圈子,做了很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3、政企客戶對客戶經理推廣的產品毫無興趣,拜訪關鍵決策人很難
4、如何創造與政企客戶見面的機會
二、通用邀約“三招六式”
1、“凌波微步”邀約2、“斗轉星移”邀約 3、“別出心裁”邀約
4、“頂天立地”邀約5、“獨樹一幟”邀約 6、“縱橫捭闔”邀約
三、高階邀約“六脈神劍”
1、“成人之美”邀約法2、“授人以漁”邀約法 3、“筑巢引鳳”邀約法
1、“七十二變”邀約法5、“搭臺唱戲”邀約法 6、“神仙站臺”邀約法
營銷步驟05:話術設計和演練
一、話術種類:
1、辦公室“談單話術” 2、公務接待“用餐話術” 3、政企談判“談判話術”
4、交付現場“交付話術” 5、回款與催收話術
二、話術層級:
1、一把手話術 2、分管領導話術 3、信息中心話術
三、精準話術設計
1、日常溝通“口頭話術”1、聽的懂2、說的來3、悟的到
2、領導批示“書面話術”1、看的懂2、寫的來3、悟的到
3、看地點 1、辦公室2、用餐3、簽約會場4、談判會場
4、看級別 1、廳局級2、縣處級3、鄉科級4、股級干部
5、看性別 1、男性客戶2、女性客戶
6、看角色 1、主要領導2、分管領導3、對接人4、介紹人
7、看年齡 1、30歲以下 2、35歲左右3、40歲左右5、50歲以上
8、看簡歷 1、抓需求2、定話題
9、看預算 1、政府預算怎么看 2、超出預算怎么聊
10、看工作 1、政府看《政府工作報告》 2、行業客戶《年度中心工作》
營銷步驟06:政企談判
一、謀定后動:政企談判三大備戰體系
備戰一:決策鏈沙盤推演建立"四維決策模型":
1、權力結構圖:標注黨委會、常務會、專項領導小組的決策權重
2、利益訴求網:梳理"顯性需求"(如考核指標)與"隱性需求"(如改革試點政績)
3、風險警戒線:預判審計、巡視等紅線問題,例如:
案例1:某市智慧城市項目因未標注"數據主權歸屬條款"被紀委監委叫停
案例2:某縣政務云招標因"技術參數指向性過強"引發投訴
備戰二:政策彈藥庫構建+開發"三庫聯動系統":
1、政策依據庫:關聯《數字中國發展報告》《政務數據治理白皮書》等*政策條款
2、標桿案例庫:儲備鄰省"智慧城市"等30個可復制方案
3、風險案例庫:整理近年政企項目審計通報的17類高頻問題
備戰三:價值測算武器+配置三大專業工具:
1、 TCO(總擁有成本)計算器:對比傳統模式與DICT方案的全周期成本
2、政務價值羅盤:量化項目對"放管服考核""數字經濟占比"等指標的提升值
3、廉政風險雷達圖:可視化呈現項目各環節的合規性評分
二、借勢造勢:談判桌外的五大勢能營造
造勢一:議程設定權爭奪
1、在智慧城市談判中,提前編制《城市數字體征白皮書》,重新定義"一網統管"建設標準
2、比如針對教育信息化項目,聯合教育廳發布《智慧城市成熟度評估模型》
造勢二:非對稱優勢構建
打造"移動政務解決方案三叉戟":
1、5G政務專網:提供等保三級+量子加密的"紅色通信通道"
2、AI政務大腦:搭載DeepSeek引擎的決策輔助系統
3、區塊鏈存證:滿足審計追溯要求的可信數據鏈
造勢三:生態同盟軍布局
1、與省委黨校共建"數字化轉型實訓基地"
2、聯合華為、浪潮成立"智慧城市聯合創新實驗室"
3、邀請省社科院專家組建"數字政府建設顧問團"
造勢四:時空場景設計
1、將方案匯報嵌入"數字經濟現場觀摩會"議程
2、在黨委中心組學習會上植入"5G+基層治理"專題課程
3、策劃"鄰縣政績對標考察"活動,預設移動標桿點位
造勢五:危機轉化機制 + 開發"談判風險對沖工具箱":
1、當客戶質疑數據安全時,即時展示"政務云等保三級認證+國資云牌照"
2、當價格談判陷入僵局,啟動"以租代建""績效對賭"等創新合作模式
三、攻守有術:談判桌的七種殺伐決斷
戰術一:政策錨定法
1、將5G專網建設與《"十四五"數字政府規劃》第8條強制關聯
2、用紅頭文件截圖制作"政策合規性對照表"作為附件
戰術二:成本重構術
1、把傳統ICT支出轉化為"行政效能提升經費"
2、設計"OPEX替代CAPEX"的五年平滑支付模型
戰術三:風險拆彈手
1、預設《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輔助包》
2、提供紀委監制的《政府采購合規操作指南》
戰術四:生態捆綁計
1、打包輸出"網絡+云+AI+生態伙伴"的一體化服務
2、承諾引入省級"智慧城市試點單位"申報輔導
戰術五:沉默博弈術
1、當客戶壓價時,轉而展示《全省政務云服務價格對標表》
2、用"政務價值損失測算模型"替代價格討論
戰術六:終局思維法 + 預設三種結局劇本:
1、理想方案:匹配局長年度創新試點任務
2、折中方案:解決分管副縣長考核痛點
3、保底方案:滿足信息中心技術指標
戰術七:離場藝術學
1、當談判陷入僵局時,啟動"專家論證緩兵計"
2、用"需報省公司審批"爭取戰術緩沖期
營銷步驟07:客情維護
一、解碼政務關系生態:客情維護的三大維度
維度一:決策鏈溫度梯度
1、一把手:關注"政治安全+改革亮點"(如智慧城市納入省級試點)
2、分管領導:聚焦"考核指標+個人IP"(如打造"數字改革先鋒"人設)
3、信息中心:重視"技術兜底+風險隔離"(如提供等保三級認證方案)
維度二:職級溝通密碼
1、科級干部:提供"執行工具包"(如數據治理操作手冊)
2、處級干部:設計"政績放大器"(如可寫入述職報告的創新點)
3、廳局級領導:構建"戰略同盟"(如聯合申報國家數字化轉型課題)
維度三:場景滲透策略 + 開發《政務觸點熱力圖》 + 標注三類黃金場景:
1、改革窗口期(機構調整、考核體系變革)
2、危機處置期(輿情事件、上級督查整改)
3、創新試點期(數字政府示范工程申報)
二、分級穿透:客情維護實戰兵法
戰術一:一把手"三極攻略"
1、政策極:每季度提供《分管領域數字化對標報告》(含鄰省創新案例)
2、安全極:定制《三重一大決策輔助方案》(嵌入紀委合規審查模塊)
3、傳承極:設計"改革遺產"(如"XX局長智慧治理工作法")
4、案例:某市局長通過我司設計的"城市數字體征系統",在*督查中獲得通報表揚,該系統現被命名為"XX治理模式"全省推廣。
戰術二:分管領導"五維賦能"
1、考核賦能:將項目與年度KPI指標映射(如環保項目對應"雙碳考核"第3.2條)
2、避險賦能:制作《項目實施廉政風險防控手冊》
3 傳播賦能:聯動地方黨媒策劃"數字改革先鋒"專題報道
戰術三:信息中心"技術同盟"計劃
1、共建實驗室:掛牌"5G+智慧政務聯合創新中心"
2、人才鍍金計劃:提供移動研究院進修名額
3、風險兜底承諾:簽訂《技術應急預案備忘錄》
三、職級客情攻堅:移動式政務關系學
1、千萬級項目必須配置《政務關系賦能方案》
2、從“業務推銷”到“價值伙伴”的思維轉型
3、政企客戶個人關系的建立五部曲(陌生-熟悉-信任-信賴-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
4、如何落實“沒有什么只有你會做,別人不會做,關鍵是客戶給不給你做!”
5、不同級別、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政企客戶公關差異化與方法
6、如何與政企客戶深度合作,同時正大光明、合法合規的“利益”捆綁
7、話說到政企客戶心里去,事做到政企客戶心坎上;如何真正解讀政企客戶(識您、知您、懂您、感動您)
四、禮品饋贈
1、公務活動不得以任何名義贈送和接受禮金、有價證券、紀念品和土特產等。
2、通信類“土特產”被紀委監委、國資委通報!
3、根據有關規定,有哪些合法合規的禮品饋贈?
營銷步驟08:投標成交
一、制勝密碼:鍛造投標的"五維戰力"
五維戰力一: 情報偵察力:"三看"法則
1、看透招標文件字里行間的"潛臺詞"----3層需求挖掘法(顯性需求/隱性需求/戰略需求)
2、看準客戶決策鏈的"溫度分布圖"----權力地圖繪制與KDM(關鍵決策人)影響策略
3、看清競爭對手的"戰略底牌"----通過天眼查/招標大數據構建對手畫像
4、工具交付:《投標情報作戰地圖模板》
五維戰力二:標書穿透力:打造"會說話"的解決方案
1、建立"客戶痛點-技術亮點-價值錨點"的黃*
2、運用"3D呈現法"(Data數據化、Differentiation差異化、Demonstration場景化)
3、差異化呈現技巧:FABE模型應用(Feature-Advantage-Benefit-Evidence)
4、標書致命傷規避:高頻失分點*10清單
5、工具交付:《標書自檢九宮格》《技術應答話術庫》
五維戰力三:報價博弈力:構建動態定價模型
1、價格標≠成本核算表,要建立"價值階梯報價體系"
2、價格標設計邏輯:基準價±5%黃金定律的數學驗證
3、四維報價模型:成本導向/競爭導向/價值導向/戰略導向
4、特殊場景應對:低價中標陷阱破解/不平衡報價技巧
5、沙盤推演:某智慧城市項目的報價策略選擇
五維戰力四:現場感染力:答辯環節的"三分鐘法則"
1、答辯"三分鐘法則":建立情感連接→引發痛點共鳴→構建價值認同
2、可視化武器庫:用3類數據圖表+2種對比模型征服評委
3、用"場景故事+數據實證"替代技術參數堆砌
4、危機應對:7類刁鉆問題的拆彈話術(現場角色扮演訓練)
五維戰力五:資源整合力:打造生態作戰集群
1、鐵三角機制:客戶經理+解決方案經理+交付經理的協同作戰
2、生態圈作戰沙盤:合作伙伴資源動態匹配模型
3、案例解析:某央企集采項目中的生態圈聯動打法
二、招標采購全過程重點環節操作技巧和案例分析
1、科學合理制定項目招標方案
2、如何合法合規的設置資格條件
3、投標文件接收中的注意事項及拒絕接收、否決投標的情形
4、確定中標、成交結果、中標、成交通知書發放及注意事項
5、重新招標、重新采購情形和風險防范
6、招標采購合同談判、簽訂、合同管理及風險防范
7、招標采購質疑和投訴管理
三、項目合法控標管理之“三招六式”
(一)明確需求
1、吃透文件:吃透行業客戶組織需求的各類文件實現“文件牽引”
2、吃透需求:洞察行業客戶所在區域類似項目的“區域動態”
3、優化產品:根據行業客戶需求,在滿足共性需求的同時及時動態調整“個性需求”
(二)因勢而動
1、現場走訪:參觀走訪中國移動在當地和其他區域所做的類型項目
2、現場互動:在走訪過程中,回答客戶提出的問題并超出客戶的預期值
3、現場辦公:根據參訪情況,現場辦公為客戶提供綜合化的解決方案
(三)順勢而為
1、多請示:針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技術負責人進行分層多維度專題交流
2、多匯報:針對行業客戶各類應用場景功能進行反復內測
3、多謀劃:引導客戶做好采購模型的選擇
(四)水到渠成
1、輸出標準:讓行業客戶找我們制定項目標書的招標公告文件等
2、團隊應標:組建團隊做好應標各項工作
3、交付運維:強化央企保障能力,確保按約交付和日常運維保障
(五)細節管控
1、如何得到決策人的支持與認可,至少不反對!
2、如何寫入我司評分辦法,植入我司各類參數
3、如何引入屏蔽性或者抬高參數與應對質疑
4、如何正對評分標準指定投標策略?
5、如何篩選評標專家
6、如何針對報名情況做競合分析,模擬打分
營銷步驟09:項目回款
一、政企項目回款新現象
1、工資緩點發:過去月初,現在月尾發
2、績效跨年發:今年績效搞不好明年發,明年有沒有發也是問題
3、手續拖著辦:所有應付款內部流轉好久,一句話還在走流程,領導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4、財權往上收:部門花錢一事一匯報,未批準不報支,打報告批不批也是問題
二、項目回款
1、按合同約定2、年度時間節點3、項目時間節點4、 欠費種類和催收技巧
三、項目回款管理基礎與風險識別
1、項目回款的核心流程與關鍵節點
2、項目回款中的常見問題與挑戰
四、回款風險識別與評估
1、回款風險的來源與類型(客戶信用風險、合同風險、交付風險等)
2、回款風險評估工具與方法
3、如何識別和評估項目中的回款風險
五、回款流程優化與客戶溝通技巧
1、回款流程優化
2、項目回款流程的關鍵節點與優化方法
3、如何通過合同管理、交付管理提升回款效率
4、成功優化回款流程的實踐經驗
六、客戶溝通與回款催收技巧
1、回款催收的基本原則與技巧
2、如何與客戶高效溝通,解決回款障礙
3、模擬回款催收中的客戶溝通場景
4、各級領導都搞定了,卡在辦事員哪里辦不了,怎么辦?
5、回款與催收的精髓:找對人、說對話、辦成事
七、法律與合規
1、回款管理中的法律風險與應對措施
2、合規要求與內部控制
3、回款管理中的法律糾紛與解決方案
黨政行業大客戶營銷培訓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321130.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唐云
[僅限會員]
大客戶銷售公開培訓班
- 重點客戶管理的雙贏策略(K 周老師
- 大客戶開發實戰技能提升 鮑英凱
- 大客戶提升開發實戰技能 鮑英凱
- 工業品營銷人才壓模培訓公開 丁興良
- 策略銷售—找到大客戶銷售中 崔建中
- 大客戶銷售技巧與項目運作實 蔣建業
- 大客戶銷售策略–客戶決策循 王鑒
- 需求分析與管理*實踐 講師團
- 銷售渠道運營與大客戶開發高 鮑老師
- 智奪訂單高端大客戶銷售實戰 劉冰
- 大項目銷售管理全面運作實務 蔣中華
- 私人銀行客戶關系深化與資產 鄭勝雄
大客戶銷售內訓
- 華為顧問式銷售及大客戶項目 郭松
- 政企大客戶公關與營銷技巧 李俊
- 海外銷售項目運作 陳老師
- 政企大客戶營銷攻防全景圖: 懷國良
- 地產高端客戶拓展與營銷 曹勇
- 大客戶營銷攻關與拜訪推動 曹勇
- Deepseek 生產力革 龐濤
- 業績沖刺與關鍵客戶策略營銷 包賢宗
- 需求挖掘與方案銷售 張建偉
- 大客戶突破與關系管理 曹勇
- 大客戶維護與催收技巧 曹勇
- 海外客戶溝通拜訪與關系管理 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