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降本增效這個詞,那么企業究竟應該如何來降本增效呢?以下三個方面需要予以重視。
第一,要確定賬本的方向和重點。要根據財務部提交的總成本的數據,找到需要改善降低的重點和杠桿點,明確具體的內容和目標。降本從來都不是掃蕩式的臨時工作,無輕重主次的掃蕩式的降本突擊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的工作秩序。到最后,不但達不到降本的目的,反而會變相的增加企業的成本。
第二,降本增效需要從實際出發,把握關鍵與重點。可以從崗位編制、產品研發、材料采購、工藝、技術生產、現場庫存管理等等關鍵的方面來看,著手降低成本。比如可以提高崗位工作的飽和度來精簡人員,采購更多性價比高的材料,降低庫存的積壓,提升單位產品SKU的周轉率,保障工藝技術的成熟度和工藝轉移的保真度。提高生產車間的自控率,降低材料的損耗,提升生產產能和效率等等。同時,降本增效需要明確工作目標和進度計劃,明確責任人和解釋人,明確獎勵的措施和沒有達成的后果。
第三,降本增效需要跳出傳統思維。以上第二點所解決的是企業的顯性成本。其實企業還有很多看不見的隱性成本,尤其是溝通成本,企業里很多問題都出在溝通上。說的人沒說清,沒耐心,沒方法。聽的人不認真,聽不懂,聽不全。最后做出來的結果,很可能就不是你想要的,于是又要重新做。更有甚者,有些不良溝通,甚至會產生工作糾紛,導致不但不會去努力工作,還會互相拆臺,相互報復。這種現象在有些企業里天天發生,長期存在。因溝通導致的成本增加,將十分積累。因此,溝通成本才是企業*的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同時,要不斷的降低企業的溝通成本。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