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用知識的活動去了解事物,用實踐的活動去改變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創造宇宙。
當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鑒于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骰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
數字時代,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生產、商業和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生了改變,新生信息層出不窮,知識總量爆炸式增長。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渺小的個體,有限的精力,受限的知識面唯有不斷更新自我,提升認知,才不至于被激烈而殘酷的競爭所淘汰。
我們要改變原有的認知方式,如果單靠知識填充,難以達到質的改變,需要轉換思維模式。我一直相信,萬事萬物皆有規律,只有快速把握規律,才能理性認識存在,提升思維能力,抓住時代脈搏。當然,數字世界也不例外,數據之中也有規律性。
近年來,從互聯網經濟到數字經濟轉型的大幕已經拉開,數字經濟成為不斷被提及的熱詞。數字經濟的核心就是數字化,即數據成為驅動商業模式和商業決策的核心力量。
從全球競爭格局和行業演變進程來看,數字化驅動產業的時代已經到來,無論是在制造環節還是零售環節,中國、美國甚至全球趨勢都是越來越向智能制造和智慧零售方向發展,行業數字化轉型已經勢不可當,并帶來了商業模式的革命性變革。
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數據驅動,即業務流程數字化,數據成為核心生產要素和戰略資產。美國政府認為,大數據是“未來的新石油”,是“陸權、海權、空權之外的另一種國家核心資產”。數據是產業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升級的源動力,業務的實施、發展和創新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撐,與此同時,數據還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活力和動力。
行業數字化發展的趨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新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發展和應用,導致數據爆發式增長,并且通過技術將底層數據打通融合,與具體業務場景的融合也越來越緊密。
新市場。隨著數據的應用,互聯網不斷升級換代,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國際市場等新市場形成,企業也不斷創新,發掘新的市場方向。
第三,新應用。智能終端、智慧生產、智能制造、智慧零售等新的行業模式不斷更新,并在實際業務中落地,“智能+”為各行各業升級賦能。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創新和發展的方向,也極大地促進了消費增長,增加了市場的活躍程度,為經濟增長帶來了巨大的助力。
企業順應數字化的大趨勢是必然選擇,但是首先遇到的關鍵問題是攻破數字化的技術壁壘,即如何做好數據的打通(data onboarding),這也是數字化的基礎工作。過去的數據世界存在著許多技術困境,如果沒有做好數據打通,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影響業務的效率和創新。
企業在業務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海量數據關聯復雜,而且專業性強、維度多。如果將這些數據雜亂無章地存放在數據倉庫中,即使是調取和利用其中的部分數據,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降低了業務效率。
在企業內部,關鍵數據總是會散落在業務系統的各處,甚至導致對一個用戶在各個階段的需求沒有全局的把握。不同部門為滿足各自對應的業務需求,往往會建立不同的數據庫,導致數據難以整合,形成數據孤島。在業務開發和運行的時候,不同的部門或者項目組往往不能統一協作處理數據,以致對數據重復開發,影響業務的整體效果和效率。
第三,企業基于數據開發業務應用時,需要對數據進行處理和維護,然后綜合分析。但是,目前企業中數據開發和維護的人員配置很少,甚至沒有,大量數據十分混亂,無法直接使用,從而導致在企業決策時調取數據困難,難以挖掘數據之間的關聯,制約了決策的科學性。
如果不能對企業后臺的數據進行較高的整合和處理,在分析生產制造和零售各環節時就會缺乏數據支撐,在業務實施中就會缺乏數據指導和優化,導致企業庫存失衡,運營成本提高,最終導致客戶流失和利潤低迷。這確實是企業數字化之前企業運行的現實狀況。
因此,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亟須著手做的就是將所有數據打通,將散落在生產制造和零售階段的數據匯總,集中進行處理和利用。數據打通可以通過企業的數據中臺完成。數據中臺是企業獲取、整合、存儲、加工和利用數據的綜合平臺,連接了數據后臺與業務前臺,實現了企業內部數據的開放和共享,幫助我們沿著生產制造和零售環節打通了數據。
也就是說,在數據中臺上的數據不再是散亂的,而是經過收集、整合和處理的數據,并且在中臺架構之上會有一系列的系統,比如零售管理、智能算法、調撥管理和會員管理等。數據中臺上可以進行數據處理,它將數據抽象成服務,再提供給前臺。所以數據中臺相比于數據庫系統來說,不僅要獲取、整合和存儲數據,也要對數據進行加工和利用,進一步探索數據的內在價值以及數據如何對業務產生價值。
因此,數據中臺向業務前臺提供的是可以直接為業務所使用的服務,更貼近業務前臺。換言之,可以說數據中臺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圍繞數據而來的,在數據和業務系統之間形成了閉環。同時,數據中臺整合了后臺的數據資源,通過加工和提煉,提升了數據質量和可用性,使得數據成為可以產生價值的數據資產,有利于快速、穩定地向前臺提供服務,實現業務創新和發展。
當前國內外企業都越來越傾向于實現數據層面的一體化,已經有不少公司搭建了自己的數據中臺,這是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思路和邏輯。但是數據中臺本身也是動態的,它連通了企業的各個部門和業務的全過程,協同各方、服務各方,其上的數據和提供的數據服務也可以根據企業業務的發展而不斷地進行調整。大型企業打通方方面面的數據,將各業務階段的所有數據均整合在一個平臺上,需要極大的人力資源、技術手段和設備支撐,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具體的業務環境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在生產制造和零售環節分別進行數據的全鏈路打通,如有需要再將生產制造和零售數據整合,提供相應的服務,反饋并驅動新一輪的業務發展。
人們在各行各業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數據經過處理成為信息,而信息提煉沉淀為知識。人們從各種渠道獲得知識,文明由此而延續。然而面對浩海般的數據,傳統的分析方法無論在效果還是效率上都顯得力不從心。
通過數字化的支持,我們可以有效地擁抱海量的數據,驅動*的決策,從數據中挖掘持續的價值。得益于此,在數字經濟時代,每個人的數據都可以轉化為知識,使自己和他人受益。
2023年5月12日星期五于武漢大智無界·空中小鎮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