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是什么?它是指完成一定事務或活動的本領。人在其一生之中,要從事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和層次活動,須有多種能力與之相適應。這里所談論的素質力(可提升為勝任能力),主要是指職業所需的素質、技能和資格條件,即為職業工作能力。
勝任程度的高低,主要通過認知能力、適應能力、工作風格、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等起來衡量。但是,在考察應聘者相應勝任能力近接時如何取舍,就需要進一步考察素質方面。
何為素質?心理學把人的肌體和機能特點,包括感覺器官、運動器官和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的結構與思想等稱為素質,即為與生俱來的意思,同時,也有后天影響的方面。
現代中國人的五項素質條件是:要有健康的身體、要有建設的能力、要有創造的能力、要有合作力、要有服務精神。具有這些能力做什么?為的是生存(謀生所需),從事生存能力的培養就是素質訓練,結合到職業工作,就更需要提高到思維能力的判斷和實際校對了。
從人體人角度,投身到企業職位中去,目的也是謀得生存所需要的東西。從企業角度是通過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資源,提高人力投入產出的比率,進而達到增值的目的。因此,企業選擇更適用的人員,是無可厚非的,更是理所當然的。
常言道:無三不成幾。從人的關系圖:人→從→眾(圖略),直觀地描述了人與組織的遞進關系。可以這樣說,企業人組織就是一個眾人組成的活人造實體的協調統一,也就是靜態結構及動態運作的協調團隊,其實質是具有共同趨向與特性的人際關系。
因此,應充分了解個體人特點:受到身體、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等因素的影響而各自不同,形成個體差異。換言之,反映出素質與能力水平的差異。
事實上,素質力是勝任能力的基礎,只有具備綜合素質水平的人,才有可能練就出職業所需的技能和資格條件,即為職業工作能力。筆者認為:素質力將很大程度上左右一個人的生存能力,進一步說將決定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與成就事業的能力。
正如筆者(佟天佑)在成功心理學原創《贏在過程》著作中清晰而簡要地概述:素質力→勝任力→執行力=職業能力。(若轉載請務必注明原創者和出處)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