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勝現場之質量管理:教你十八班武藝玩轉QCC項目
十八班武藝:在本文中比喻為十八種質量管理方面的方法和工具。
QC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 Circles的(de)縮寫,漢譯(yi)過來名為"品(pin)管圈(quan)"。品(pin)管圈(quan)又名質量控(kong)制(zhi)圈(quan)、品(pin)管圈(quan)、質量小組、QC小組等,通常(chang)步驟為:選擇(ze)課題、現(xian)狀調查、設定目標(biao)、分析原因、確定主因和次(ci)因、制(zhi)定對策、實(shi)施對策、檢查效果、評價目標(biao)達成與否、措施標(biao)準化、總結收益。
在整個(ge)QCC活動中,如果能夠對筆者總結(jie)的(de)(de)十八(ba)班(ban)武(wu)藝(yi)(yi)(工具或方法(fa))切實(shi)做到學(xue)而(er)會用,學(xue)而(er)善用,學(xue)以(yi)致用 ,那這(zhe)個(ge)QCC項(xiang)(xiang)目應(ying)該(gai)會是(shi)一個(ge)比較成功有效(xiao)的(de)(de)QCC改善項(xiang)(xiang)目。這(zhe)十八(ba)班(ban)武(wu)藝(yi)(yi)如下(實(shi)際使用不應(ying)拘(ju)泥于以(yi)下順序):
1.SMART原則:設定目標時要遵守的一種原則;
2.腦力激蕩法(頭腦風暴):針對討論的主體進行自由聯想和討論的代名詞,其目的在于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
3.查核表:利用統計表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一種工具,其格式可多種多樣,主要作為記錄或者點檢所用。
4.層別法:就是將性質相同的,在同一條件下收集的數據歸納在一起,以便進行比較分析。
5.直方圖:比較直觀地看出產品質量特性的分布狀態。
6.因果分析圖(魚骨圖):就是將造成某項結果的眾多原因,以系統的方式圖解,即以圖來表達結果(特性)與原因(因素)之間的關系。其形狀像魚骨,又稱魚骨圖。
7.SPC控制圖:它是一種有控制界限的圖,用來區分引起質量波動的原因是偶然的還是系統的,可以提供系統原因存在的信息,從而判斷生產過程是否處于受控狀態。
8.柏拉圖:根據歸集的數據,以不良原因,不良狀況發生的現象,有系統地加以項目別(層別)分類,計算出各項目別所產生的數據(如不良率,損失金額)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
9.散點圖:它是將兩個可能相關的變量數據用點畫在坐標圖上,用來表示一組成對的數據之間是否有相關性。這種成對的數據或許是特性一原因,特性一特性,原因一原因的關系。通過對其觀察分析,來判斷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
10.PDCA循環:又稱戴明環,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質量管理活動分為四個步驟,即:計劃、執行、檢查、處置。
11.糾正措施: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并防止再發生所采取的措施,采取糾正措施是為了防止再發生。
12.預防措施: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其他潛在不期望的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預防措施是為了防止發生。
13.變化點因素法:5M1E(人、機、料、法、環、測)中的變化點往往可能就是造成產品質量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或者變化點因素能有助于幫助找到根本原因。
14.要素法(5M1E法):造成產品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通常需要對5M1E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
15.過程分析法:質量管理體系是由相互關聯的過程所組成,分析質量問題時不應忽視了對某些過程的分析。
16.5W1H法: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種思考方法,是對選定的項目、工序或操作,都要從原因(何因why)、對象(何事what)、地點(何地where)、時間(何時when)、人員(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個方面提出問題進行思考。
17.標準化法:可以理解為通過文件化的形式把制定的具體措施和對策形成正式的管理規定或者管理要求。
18.總結收益法:QCC活動中需要對改善效果進行收益總結,包括有形收益和無形收益等。
QCC項(xiang)目(mu)在(zai)充(chong)分(fen)靈活運(yun)用以上方法(fa)后,通常都能取(qu)得不錯的改善(shan)效果后,不論最終制定了怎樣的作業標準(zhun)和管(guan)理方法(fa),都一定要(yao)進(jin)行(xing)充(chong)分(fen)地培訓(xun)和教育(yu)訓(xun)練,要(yao)讓大家(jia)真正地體會(hui)和明白改善(shan)的理由,這樣才(cai)會(hui)是一個成(cheng)功有(you)效并值得效仿學(xue)習的QCC項(xiang)目(mu)。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0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