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兩會傳遞出的各種訊息,讓我們強烈的感受到中國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逐步進入了改革發展的深水區,各種變革將會接踵而至。作為企業經營者和人力資源管理者,我們應該敏銳的感受到時代變革的氣息,積極面對挑戰,抓住機遇,順應時代發展,勇做變革的推動者和領頭人,也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壯大的機會。
一、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
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決定國家的未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于企業來說,就是要全面進行產業升級,就是從簡單的加工制造轉向核心技術競爭和新產品的研發、從貼牌生產轉向品牌營銷、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從資源消耗性產業轉向低碳經濟產業、從傳統低端產業轉向高端產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要實現這樣的轉變,其關鍵點在于創新,支撐點在于人才。
同時,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努力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制度環境,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強國必先強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國家。”國家如此,作為企業更是如此,我們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進行產業升級,你的人才在哪里?
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成為今年兩會的第一熱點,2010年九三學社兩會提案稱,中國收入最高10%群體和收入最低10%群體的收入差距,已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根據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社會管理研究室主任常興華的研究,在1992年至2007年間,政府、企業和居民收入分別增長了9.83倍、19.35倍和7.52倍。在高速經濟增長過程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斷下滑,從勞方和資方角度看,勞動報酬占比持續下降。1996~2007年,我國勞動報酬總額占G D P的比重從53.4%下降到39.7%。因此,在調整收入分配格局過程中,如何增加勞動者工資報酬,協調勞資關系,化解成本壓力是我們企業經營者和人力資源管理者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坎。
春節剛過,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打開網站,隨處可見用工荒的報道,不但在珠三角、長三角出現大面積的用工荒,甚至連過去的勞務輸出大省安徽、河南、四川等也出現用工荒,過去許多內地省份給予勞務輸出很多的支持和優惠政策,而今年第一次看到了河南等一些地方出現了限制勞工流出的措施。據報道,僅珠三角地區缺工就超過二百萬人,許多企業由于招工難,已經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更是成了招聘部,招聘人員成了“空中飛人”,飛往全國各地招聘員工,有的企業甚至是老板親自出馬,奔波各地,到處招兵買馬,然而仍然難解用工矛盾。在珠三角、長三角出現大面積的用工荒,曾經的打工天堂為什么失去了誘惑力,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不容質疑,工資低、待遇差、缺乏保障是第一因素,我們企業曾經賴以生存的人力資源的低成本優勢逐步喪失,作為企業和人力資源管理者你該怎么辦?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總工會基層組織建設部部長郭穩才表示:“我們全總正在做一個從根本上解決工會主席權益保護的事情,進行組織形式和用人機制的創新。就是從社會上招聘職業化的工會干部,由上級工會發工資,把他們放在鄉鎮街道、社區工會,來維護職工的權益,這樣就擺脫了‘端老板的飯碗不敢維權’的狀況。”通過職業化的工會干部為職工維權,我們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又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呢?
二、通過上述訊息,我們可以感受到的人力資源管理所面臨的變化
1、“人口紅利時代”的逐步結束。勞動報酬總額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廣大居民沒有分享到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收益。因此,中國經濟多年來的高速發展,其實就是分享了中國的人口紅利,靠著超低的勞動成本,靠著對人才的掠奪式使用,從而成就了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發展。美國《時代》周刊2009年度人物揭曉,“中國工人”作為今年榜單上唯一群體入選。這個年初曾拋出“中國崩潰論”的媒體在年末卻這樣評價道:“中國有這么一個詞:‘保8’,意思是保持每年8%的經濟增長率,中國政府認為這對確保社會穩定至關重要。盡管一年前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夢想,但是中國做到了,并且中國在今年仍舊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大國。這一切都應歸功于數以百萬計背井離鄉的中國工人。”這也許是對中國工人的最好寫照。但隨著今年兩會的召開,調整分配格局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享受“人口紅利”的時代正在逐步的離去。
2、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時代”的結束。現階段的中國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可以定義為:以壓低勞動力價格為管理核心的控制式模式。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本在會計科目上被計入了成本范疇,人力資源部的主要職能是對人工成本的控制,因此人力資源的所有管理技術,如招聘、培訓、績效考核、薪酬、福利政策等,都成了成本控制的工具,人力資源的管理策略是用經濟性獎酬來獲取員工們的勞動與服從,人力資源的管理方法是“行為控制式”,強調服從和執行力。這種模式長期運行的結果,就是今日的,“低人工成本,高管理成本”、“低人工成本,低生產效率”、“低人工成本,低品牌附加值”的尷尬局面。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后工業化時代的來臨,人力資源的“成本管理時代”也必將壽終正寢。
3、人力資源“自來水時代”的結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中國的人口數量巨大,經濟發展水平低,更有數以千萬計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分離出來,因此,在中國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缺人。各級各類人才應有盡有,企業拿來就用,早已習慣使然。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隨著企業產業的升級,我們在人才方面不僅僅是數量上缺,在質量上更是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長期以來,習慣于需要人才時“打開水龍頭”就用,不需要時“關掉水龍頭”就甩掉了包袱,長期缺乏對員工的培訓和提高。而在美國,美國公司對員工培訓工作極為重視,尤其是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其主要方式有:公司內部短期培訓,企業送培,在職學習,公司還會不遺余力地送有潛力的經理攻讀高級經理商學班等等。美國企業在職培訓的經費已達2100億美元,超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經費。全美有97%的企業為員工制定了培訓計劃,另外選送5%的員工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因此,我們中國企業所習慣的人力資源“自來水”可能面臨枯竭了。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全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三,人均GDP已接近4000美元,就工業化的形態而論,我們目前處于工業革命的中期,而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則意味著“后工業化時代”的來臨。 所謂“后工業化時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為主體的時代。后工業化時期中國已進入了一個以知識為主宰的全新經濟時代。在這樣一個十倍速變化的時代,人力資源與知識資本優勢的獨特性成為企業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資源的價值成為衡量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標志。這些變化,將給我們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什么新的要求呢?
1、人力資源管理將成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真正成為企業的戰略性資源,人力資源管理要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承擔責任。人力資源管理在組織中的戰略地位上升,并在組織上得到保證,如目前很多企業成立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使高層管理者直接關注并參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同時,人力資源的管理責任在下移,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僅是人力資源職能部門的責任,而是全體員工及全體管理者的責任。直線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責任增加,員工自主管理的責任增加。
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理念,緊緊圍繞著如何充分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而開展管理活動,激發人的活力和創新精神,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2、從人力資源的“成本管理時代”轉向人力資源管理的開發上來。在生產要素資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中,我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體為35%,而發達國家的這一比率大體為75%。在美國工業化的過程中,勞動力專業化素質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而這又源于美國對員工培訓的高投入,自美國獨立以來,一直非常重視教育,重視人才,重視人權,重視人的成長,這無疑是其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化強國的主要奧秘。而我們現在還有很多的企業,還習慣于人力資源的“自來水時代”,不愿意加大對職工培訓和開發的力度,漠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使其在技術創新、科技革命、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始終受制于高素質人才的缺乏,而在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的組織競爭力也始終無法提升,被迫維持著舊的生產模式。
3、緊緊圍繞“知識型員工”、“核心員工”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心。 新經濟時期,國家的核心是企業,企業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核心是知識創新者與企業家,然而,知識型員工一般具有較強的個性,喜歡擁有一個民主、自由、充滿人情的工作環境,更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關心和尊重,追求自由化、個性化、多樣化和創新。因此,如何開發、利用和發展知識型員工的創造力與潛能,提高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熱情,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團隊歸屬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則成為未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心。
4、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的價值鏈管理。通過對人力資源的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來營造對人才的激勵和創新,通過價值評價體系及評價機制的確定,使人才的貢獻得到承認,使真正優秀的、企業所需要的人才脫穎而出,再結合企業薪酬分配系統,使企業形成憑能力和業績吃飯,而不是憑政治技巧吃飯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5、持續追求人與企業的和諧發展。自古以來,凡眼光遠大的企業家、專家、學者歷來都強調人的重要作用,員工是企業的主體,員工參與是有效管理的關鍵,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是現代管理的核心,服務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未來人力資源管理就是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幫助或引導員工成為“創新人”、“文化人”、“自我實現人”,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上創造性地工作。其目標就是在達到企業目標的同時,實現員工全面自在的發展,即實現人和企業的和諧發展。
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以知識為主宰的全新經濟時代。在這樣一個十倍速變化的時代,人力資源與知識資本優勢的獨特性成為企業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資源的價值成為衡量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標志。 因此,中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將迎來歷史性的變革,漠視人力資源管理的企業將沒有機會分享到后工業化時期經濟發展的巨大成果。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