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很多榜樣,比如GE、微軟、海爾、阿里巴巴、摩托羅拉等等,他們是成功的企業,或者說以前成功的企業,作為培訓師,我們或多或少講到他們成功的經驗,目的是引導學員按他們的方式去做,或者給學員借鑒,但事實上,很少有人學競爭對手可以成功的,因為競爭對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下沒有人跟他做同樣的事,比如小米手機,當時除了蘋果以外,國內很少有手機品牌跟他一樣的營銷方式,而我們之所以沒有成功,往往是因為這方面是我們的缺點,當然一家企業的營銷的成功往往會掩蓋了管理上、服務上、質量上的問題,比如凡客,對于當年的陳年來講,質量、管理視乎并不那么重要,只要營銷做得好就可以了。當時有很多企業在學凡客,講師講課時也經常提到質量是不重要,其實這是一種誤導。
當一家企業成功了,無數企業都會學習他,因為太多人按這種方式了,這種方法就立即變得很落后了,另外,企業的成功往往會有100個亮點,但我們作為外人很難明白哪些亮點是有價值的,哪些是阻礙,也許我們認為是他們成功的亮點,對于他們來講剛好是成功的阻礙,或者講在之前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之后變成了阻礙,還有這100個亮點中可能只有5個亮點發揮了80%的作用,但我們很難區分,就算我們學習這5個亮點,但學的人多了,也就不再是亮點了,所以,學習他們的目的是不要再按他們的方式去做,但可以在他們方法基礎上進行創新。
所以培訓的目的是引導學員用自己的優勢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而不是用講師以往的方式解決學員的問題,因為學員的企業經濟實力、人力能力、競爭環境、目標大小等都不一樣,就算學員學完后業績有所提升,那也應該是學員的功勞,講師不可一味強調落地!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2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