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需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體,由這個核心團隊制定清晰的工作目標,并經職代會或董事會批準。此后,這些目標被細化成具體的里程碑計劃。
領導集體應將工作目標進一步分解到各個車間和部門,確保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任務。明確每個職能部門的職責,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為加強管理的有效性,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簽訂責任狀。定期召開里程碑計劃會議,聽取工作匯報,協調各方資源,確保計劃的落實。
為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推諉現象,企業需要實施管理問效制,對不能完成任務的部門領導進行經濟考核或行政處分。采取工作問責制,對班組進行責任考核,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與主觀能動性。
企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崗位動態管理機制,使有能力的人得到應有的地位和機會。
企業還需關注員工生活,解決員工實際困難,增強員工的組織信任感,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如何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全面指南
(一)營造優良的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運行的基礎,包括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因素。當前企業需加快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重點在于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
加強企業人員的教育,提高內部控制及風險意識。除了人員素質的控制,還可以實施職務定期輪換,增強內部控制的功能。領導者在內部控制中起關鍵作用,需積極支持和推動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
重視道德規范建設,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也是完善控制環境的重要內容。
(二) 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
內部控制制度的效能關鍵在于執行。企業領導者要轉變思想觀念,充分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同時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保障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審查和評價作用。
為了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果,還需對企業員工的政治和業務素質進行提升,并設立相應的獎勵和懲罰機制。對于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員工給予獎勵,對于違規的員工給予處罰。企業還需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看其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并估計可能產生的后果。在現代企業制度中,內部審計已成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者應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
7.正面思維的核心在于運用正確或富有創造性的方式來進行思考。其原則鼓勵管理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機遇上。實際上,發現和抓住機會的重要性要大于解決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管理者可以忽略存在的問題。高效的管理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問題和困難,并積極地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和機遇。
8.根據杜拉克的觀察,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急于著手工作,而是從理解自己的時間管理開始。通過記錄和分析時間,他們將無效的時間與有生產力的時間區分開來,然后設法簡化或消除不必要的工作。他們將零碎的時間重新整合,創造出一段不受干擾的連續時間,以便能夠不間斷地處理重要的任務。
9.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是一個善于運用時間的管理者。他不僅自己遵循時間管理原則,還要求所有經理將行動記錄在行事歷中,并親自跟蹤工作結果。聯強企業強大的執行力與杜書伍致力于將員工培養為有效的管理者密切相關。
10.杜拉克的一個經典問題是:“你應該如何為組織做出*貢獻?”這個問題幫助個人將注意力從自身的才能和努力轉移到對整個組織的貢獻上。高效的管理者會定期驗證自己的工作是否與組織目標相符,并從更高的層次以及顧客的角度進行思考。關注自己的成果和貢獻,可以使管理者跳出狹隘的視野,將工作與顧客價值相連接,明確應采取的行動。
11.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會把員工視為完美的人,而是注重每個人的優點;而不是通過強調缺點來培養人才,而是引導他們激發內在的潛能。高效的管理者并不一定要比員工更強,而是要讓員工能夠超越自己。在分配任務時,他們根據一個人能做什么來安排,而不是強行讓員工適應職位。
12.人們天生有許多缺點,只有充分利用優點才能降低缺點的影響。組織的優勢在于團隊合作,當每個人都能在合適的位置發揮作用時,其缺點自然會得到掩蓋。組織能夠讓個人有限的優點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提高整體的戰斗力。
13.滴水穿石的力量不可忽視,而無效的管理者卻像隨意潑灑的水一樣浪費了自己的能力和精力。高效的管理者善于集中力量,只做正確的事情,并在一段時間內專注于一項任務。這需要管理者有高度的自律性,并勇于拒絕不必要的工作。自律是管理者成功的先決條件。
14.管理者應定期審視自己的工作:“這件事是否仍然有價值?”重新安排事情的優先級可以避免組織能量的浪費和枯竭。無法減輕無效工作帶來的壓力的管理者,可能會陷入繁忙而無成果的工作之中。
15.錯誤的決策可能比貪污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在做出決定之前,高效的管理者會在特定的議題上投入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通過持續的溝通、討論和辯論來確保決策的整體性、戰略性和有效性。他們不從表面的癥狀入手解決問題,而是從根本的原因出發,專注于做出少數重要的決策。
16.有效的決策需要時間,不能臨時起意。許多管理者總是聲稱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導致決策失誤并耗費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后續問題。像比爾·蓋茨這樣繁忙的人都能花時間于重大決策上,微軟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之一,就是因為它在決策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微軟每年都會舉辦一到兩次的“靜修活動”,持續時間從3到7天不等,決策的重要性越高,所花費的時間也就越長。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51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