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ISO9000:2015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摘錄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定義如下:
(1)、管理體系:(某)組織建立方針和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
(2)、質量管理體系:管理體系中關于質量的部分。
通俗理解:質量管理體系是指為實施質量管理活動所需的組織結構、工作流程或程序、過程和資源。企業為實現其所規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就需要分解其產品質量形成的過程,設置必要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制度,配備必要的設備和人員,并采取適當的控制辦法,使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管理、人員、環境等的各項因素都得到控制,以減少、清除不利因素、特別是預防質量缺陷的產生,所有這些項目的總和就是質量管理體系。
如何才能通俗易懂地理解和學習質量管理體系呢?借用數字1-7來進行分解說明吧.
1大精髓:即說、寫、做一致,所謂說、寫、做一致就是說你所做的,做你所寫的,寫你所說的;
2個基本點:旨在增強顧客滿意和持續改進;
3大核心思想:運用過程方法、基于風險的思維、實施PDCA循環(計劃、實施、檢查、改善)
4種類產品:服務(如運輸)、軟件(如計算機程序)、硬件(如機械零部件)、流程性材料(如潤滑油);
5個層級(個人根據工作經驗所總結的,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第1層:管理理念層基于使命、愿景、價值觀、戰略等來確定組織的質量目標。
第2層:組織結構層確定內部的各級組織(部門、科室、多功能小組等)、職責、權限等。
第3層:過程策劃層識別質量管理活動所需要的過程、策劃過程、實施過程、監控過程、改善過程等。
第4層:要素組合層六大要素5M1E(人員、機器、物料、方法、環境、測量)。涉及:人員方面的培訓、上崗、資格、意識教育等,機械設備及工裝方面的設備性質、點檢、維護保養、安全操作等,物料方面的進料檢查、半成品和成品檢查、不合格品管控等,各種具體的常規質量工具、管理方法等、現場5S管理以及環境影響因素等、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日常管理等諸多要素。
第5層:分析改善層涉及有質量(過程質量指標、產品質量指標)、效率、成本、交付、安全等方面的具體結果的達標情況,通過對過程及結果的檢查和分析,運用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實施持續改進。
6大要素: 六大要素5M1E(人員、機器、物料、方法、環境、測量)
7大模塊:組織環境、領導作用、策劃、支持、運行、績效評價、改進。
以上總結的7個數字對理解質量管理體系是有幫助的,希望此文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理解和學習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另外是不是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就一定會理所當然地獲得穩定的產品質量呢?我給出的答復:*不是。那如何才能獲得穩定的產品質量呢?
改善質量是從改變各級人員的認知開始的,通過增強意識、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來改變認知。認知的改變會影響各級人員的思維意識和行為態度,從而影響到改進內部管理和工作方法,進而影響到改善生產現場和產品質量;
我個人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所總結的一個金句就是:勝在認知、贏在思維、貴在認真(全面的認知、多元的思維、認真的態度),目前我是質量管理職業培訓師,我的職業心愿是為有需要的企業:培訓質量管理知識、培養質量管理認知、運用質量管理技術、提升質量管理能力。
質量管理培訓師陳斌原創總結。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