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績效不好責任在誰呢?大多數管理者認為是員工的問題。經實際研究調研,影響員工績效的原因 75%來自環境因素,25%才是個人因素。不知道這個數據對于關注績效提升的管理者有沒有一點提示!誰偷走了員工的績效,任務有沒有完成,責任是在誰呢,是在管理者還是員工呢,誰呢不少管理者認為責任在員工,員工沒有全力以赴,員工工作不積極,執行力差,員工能力不夠等等。理由是一大筐的,要為團隊的績效負責,恰恰應當是管理者。而團隊績效是員工績效之和,管理者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員工達成績效目標。所以我們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兵熊一個,將熊一窩,管理者需要幫助員工完成工作,而不是替他完成工作。更不是天天的打壓和批評,壓著人工作。在提升員工和團隊績效中,管理者到底能夠做什么呢。
人力績效之父托馬斯吉爾伯特總結出,影響員工績效有 6 個層面的類別,根據迪恩博士的調研,他在全球范圍內做的調查,70%到 80%被調查對象認為環境因素是,其*的績效障礙,其中環境因素占到 75%,個體因素只占 20%。認為環境因素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所以員工和團隊的績效欠佳,更多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而非員工個體因素。習慣于堅持不懈的修理員工,而不是建設完成環境系統,修理個體,修理員工比建設環境系統成本更低,也更容易。員工本人要對自己的績效高低負責任,因為這是企業發薪水給員工的理由,也是員工履職責任,員工必須要達到績效水平,至少是平均水平,飯碗也就保不住。管理者在埋怨抱怨員工績效低的時候,更應從企業整體管理環境,系統建設方面進行思考和檢討。包括數據信息,資源工作流程,工具后果,激勵和獎勵等等,在創造讓員工能產生高績效的環境上,幫助員工達成績效目標,這是管理者的責任,在什么位置要想什么事,績效環境好了,員工和團隊的績效也就不會太差。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2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