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正后通常存在績效考核,這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常規環節,旨在持續評估員工的工作表現、能力發展及目標達成情況。以下是相關要點說明:
1.績效考核的普遍性
制度設計:大多數企業在員工轉正后均會實施績效考核,通常與薪酬調整、晉升機會、獎
轉正后通常存在績效考核,這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常規環節,旨在持續評估員工的工作表現、能力發展及目標達成情況。以下是相關要點說明:
1. 績效考核的普遍性
制度設計:大多數企業在員工轉正后均會實施績效考核,通常與薪酬調整、晉升機會、獎金分配等掛鉤。例如:
月度、季度或年度考核:根據企業制度安排,員工需定期接受績效評估(如月度評分、年度綜合評價)。
考核內容:包括工作業績(定量指標如銷售額、項目完成率)、工作態度、團隊協作、技能提升等。
?? 2. 法律與制度依據
非強制性調薪:法律未強制要求轉正后必須調薪,但《勞動合同法》規定試用期工資不得低于正式崗位的80%。轉正后是否調薪取決于企業制度約定。
制度約束力:若企業制度明確規定了轉正調薪規則(如“考核優秀者調薪5-15%”),則需執行,否則可能引發法律風險(如勞動仲裁)。
3. 考核結果的應用
薪酬調整:
績效分數與工資等級掛鉤(如85分以上對應100%績效工資,60分以下無績效工資)。
部分企業采用“基礎工資+績效浮動”結構,績效獎金根據考核結果發放。
晉升與淘汰:
連續考核優秀者可優先晉升或進入人才儲備計劃。
連續不合格(如2次低于60分)可能被培訓、調崗或解除合同。
改進與發展:考核后需進行績效面談,指出不足并制定改進計劃。
?? 4. 需注意的特殊情況
制度漏洞風險:若企業未明確規定轉正調薪規則,或考核標準模糊,易引發爭議(如員工質疑“考核通過卻不調薪”)。
校招生保護:部分企業對校招生的轉正薪資設保護期(如首年薪資不低于簽約價的95%)。
跨期調薪:若調薪流程滯后,需明確補發機制(如追溯調薪及個稅處理)。
5. 總結建議
員工角度:轉正后需關注企業《績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辦法》,確認考核周期、指標及結果應用。
企業角度:制度設計需避免模糊表述,明確考核與調薪的關聯性,并保留員工確認記錄(如績效面談簽字)以規避法律風險。
> 若您所在企業未提供考核制度文本,可要求HR出具書面說明,或通過勞動合同補充條款確認績效規則。對考核結果有異議時,可依據企業申訴流程(如薪酬委員會審議)維權。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47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