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指標和目標設計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第一個關鍵點,就是在確定關鍵績效指標的時候,一定是自下而上的,層層分解,而不要自下往上的層層匯報和總結。在對部門和崗位工作職責以及其結果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再去提出相關的關鍵績效指標。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追求少而精,五到九個*,一般是七個左右,最多不要超過十一個指標。
第二個關鍵點,權重。一定要記得績效指標的權重之和應該是百分之百,其中越重要的指標權重應該越高,但是在各個企業的實踐過程當中,權重的比例沒有一個*的數字,一般在設計權重的時候,根據指標的重要性,建議在5%到40%之間設置相應的權重。
第三個關鍵點,指標明確以后,對指標的定義一定要清晰。比如營業收入,是哪方面的營業收入,比如新產品收入是,是哪些新產品的收入,對指標的解釋越清楚,在落地的時候效果就會越好,不會引起相關的歧義。
第四個關鍵點,在目標值設計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根據整體的組織目標來去分解,各個分子公司的,各個單位的,各個人的目標值,同時在設計目標值的時候,要基于歷史值提出新的目標值,然后在目標值確定的時候,也要根據標桿對照來去確定應該提什么樣的目標值,在目標值設計的過程當中,可以以一種否決指標或者加減分指標作為一個配合性的應用。
第五個關鍵點,挑戰值的設計。要根據指標的特點和適用場景來去判斷是否需要挑戰值,同時在挑戰值設計的過程當中,也要根據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期望,還要結合對于未來的發展的預期和標桿單位之間的對比來去,審時度勢地提出挑戰值,一味的追求過高的挑戰值不見得是好事兒。
第六個關鍵點,評分標準可以是百分制,可以是十分制,也可以是五分制。但是在過程當中一定要按照滿分,是百分之百的權重來去做相關的數學的這樣一個拆解。在評分的時候,可以有線性的評分,可以有點狀的評分,也可以是分段的評分,也可以采取這種單純的加分和減分的方式。但是一旦評分標準明確以后,各個單位一定要保持口徑一致的。同樣的規則之下,做相關的業績指標的評分。
第七個關鍵點,統計周期。要根據不同指標的特點來去確定統計周期,同時也可以判斷這個指標本身的波動性和它的取值成本,當然一定是要看指標之間的和目標之間的關聯程度,不同的指標之間考核周期可以不同,有些指標可以季度來考核,有些指標應該以年度來考核。
第八個關鍵點,數據和指標的來源一定要追求四個方面,客觀、及時、準確。最后還有一個成本低,這樣才能夠持續性的做好績效管理。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