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低處,評人高處,用人長處。
1、識人看低處。心理學里面有一個概念叫做光環效應,指的就是這個人對他人的外表有良好的印象,就會接下來對他這個人的人格品質開始做評價。好比像光環套在一個人的身上,但他其實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客觀去了解一個人,就要去觀察那個人的所作所為。他做事情的動機是什么,為了什么,心安于什么,對陌生人的態度,是否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遇到壓力的時候,有沒有情緒的自控力與人發生利益沖突的時候,是不是只以自我為中心?這些都是為人人品的*處,也是最真實的人格體現。細微處的舉止才能夠代表一個人的內在秉性,細節雖小,但恰恰是最難偽裝的,因為它是源自于骨子里面的東西。一個能在低處守住底線和教養的人,這個人的品性一定差不到哪里去。只有我們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我們才能夠放心的交付自己的信任。
2、評人看高處。把人比喻成樹木,贊美就是陽光,我相信,沒有一棵樹會拒絕陽光的。世界上,沒有人會不喜歡聽到贊美,多看人的高處,去發現一個人身上的閃光之處,挑別人的缺點其實很容易的,難的就是發現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認知,不把自己的方法去強加在別人的身上,這既是修養,也是智慧。想要讓別人認可自己,自己要先學會認可別人,不吝嗇對他人的贊美和欣賞,你會發現讓一段關系變好,有時候一句話就夠了。
3、用人看長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找到合適的位置,并且擺正,他就可以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價值。所以,明智的人在人際交往當中,其實他是不會把眼光放在合作者的短板上面,而是更關注對方有什么樣的長處,能把什么樣的事情做好,知人善用,方能人盡其才。正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有所作為,其實就離不開他人的幫助。需要調動團隊中的每個人的優勢,共同完成每一項任務,辨人之其短,用人之所長,而后避其短,揚其長,才能夠集眾人之智,互利共贏,對吧?那么想了解對方最真實的樣子看低處,想給人留下好印象看高處,想讓人為你所用看長處。識人不評人,用人不疑人,是修養,更是智慧。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