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很多中小型企業的老板總是在抱怨員工工作不努力,員工離職嚴重,留不住優秀的人才,沒有全心全意為企業工作,這是很多中小企業老板最頭疼的問題了。不難想到,這是薪酬管理制度,出現了問題。一個不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的存在,會影響到公司今后的發展。每個人都是為了生活而工作的,那很難說工作不是為了錢。
第一,沒有形成合理的薪酬制度。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沒有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薪酬制度的缺失往往影響到人力資源各個制度的有效結合,不能夠充分的發揮企業人力資源各個制度的功能,甚至發生矛盾,從而大大影響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效果。甚至有些企業的老板僅憑談判的情況與以往的經驗,來定員工的這個薪資標準,缺乏科學性,導致企業員工的薪酬標準不統一。在進行薪酬決策的時候,主觀因素作用大,沒有科學的依據。所以究其根源主要有兩個方面。
1、就是民營企業尚沒有認識到建立薪酬制度的必要性。
2、就是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大部分都是由非專業人員進行的,結果肯定是力不從心。
第二,就是薪酬的要素比例失衡。企業的薪酬一般是有基本工資考核工資、績效工資、獎金、提成、福利津貼等等各部分組。在一些中小企業當中,往往對福利這一要素缺乏足夠的重視,員工在薪酬方面會有不同的需求。薪酬要素結構不合理,往往會影響企業的薪酬體系在運行過程當中的靈活性,無法形成對員工的短中長期的激勵效果。甚至在很多中小企業沒有進行自主福利的設計。導致激勵的效果就很差。有些企業績效工資比例過低,而固定工資比例過高,這樣也影響了薪酬激勵作用的有效發揮。
第三,就是薪酬分配政策不合理。由于缺乏競爭的環境,同時受企業規模的限制,中小企業員工薪酬水平從整體上都是低于市場的平均水平的,然后再加上企業為了能夠降低成本,往往對薪酬加以控制,這導致很多的中小企業的薪酬政策不合理。在進行薪酬分配的時候,企業不依據員工對企業的貢獻程度,而僅僅是以員工所處的級別以及工作的內容作為分配的標準,這就致使中小企業的薪酬管理缺乏競爭力,很難去招到或者留住優秀的人才。
第四,就是缺乏有效的薪酬管理的激勵機制。雖然績效工資制是中小企業普遍采用的形式,但實際上員工的工資沒有真正同員工的績效結合,由于缺少科學合理的薪酬評價的標準,無法對員工的工作崗位進行科學準確的衡量,薪酬與績效不相匹配,這就導致員工的工作效率下降,大大減弱了薪酬的激勵作用。另外中小企業的薪酬制度缺乏長期的激勵機制。一些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往往難以崛起,重物質、輕人力的觀念,認為員工的高付出勞動就能通過計時高薪酬補償,認識不到人力資本的增值潛力。那忽略了人力資本的長期投入,所以薪酬制度缺乏長期的激勵機制。
第五,就是薪酬分配缺乏公平性。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中小企業尚沒有建立全面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那企業老板在員工應聘的時候或者談判之后,都是憑個人的經驗或者是個人的喜好來決定這個員工的薪酬,主觀隨意性大,就導致企業內部員工的工資標準不規范,民營企業內部薪酬管理體系的不規范現象,造成企業內部員工同工不同心或者同心不同工的問題,那這就是員工心里感到不公平,所以使員工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以上五點就是企業常見的薪酬管理的缺陷。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6896.html